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礼记》中“博学之”的后四句是什么?

题目详情
《礼记》中“博学之”的后四句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有弗学,学之弗能,弗措也;有弗问,问之弗知,弗措也;有弗思,思之弗得,弗措也;有弗辨,辨之弗明,弗措也;有弗行,行之弗笃,弗措也.
《礼记 中庸》子思十九章有云:“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说的是为学的几个层次,或者说是几个递进的阶段.“博学之”意谓为学首先要广泛的猎取,培养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好奇心丧失了,为学的欲望随之而消亡,博学遂为不可能之事.“博”还意味着博大和宽容.惟有博大和宽容,才能兼容并包,使为学具有世界眼光和开放胸襟,真正做到“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进而“泛爱众,而亲仁”.因此博学乃能成为为学的第一阶段.越过这一阶段,为学就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审问”为第二阶段,有所不明就要追问到底,要对所学加以怀疑.问过以后还要通过自己的思想活动来仔细考察、分析,否则所学不能为自己所用,是为“慎思”.“明辩”为第四阶段.学是越辩越明的,不辩,则所谓“博学”就会鱼龙混杂,真伪难辨,良莠不分.“笃行”是为学的最后阶段,就是既然学有所得,就要努力践履所学,使所学最终有所落实,做到“知行合一”.“笃”有忠贞不渝,踏踏实实,一心一意,坚持不懈之意.只有有明确的目标、坚定的意志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笃行”.
看了 《礼记》中“博学之”的后四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翻译内容: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在世界上也享有盛誉.他开创了儒家学派,提出了  2020-05-13 …

论语选读:孔子为何重视孔鲤对《诗》,"礼"的学习?你如何看待孔子对孔鲤的这种教育?陈亢问于伯鱼曰:  2020-06-12 …

先秦一位思想家说:“姑尝厚措敛乎万民,以为大钟鸣鼓琴瑟竽笙之声。以求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而无补  2020-07-06 …

认为“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的学派是()A.法家B.儒家C.道家D.墨家  2020-11-07 …

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调整人际关系、建立礼乐文明社会的学派是()A.儒家B.道家C.法家D.  2020-11-07 …

美丽洁净的校园,彬彬有礼的学生,为人师表的老师,生机勃勃的课堂,共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这就  2020-11-29 …

遵守校规校纪美丽洁净的校园,彬彬有礼的学生,为人师表的老师,生机勃勃的课堂,共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  2020-11-29 …

美丽洁净的校园,彬彬有礼的学生,为人师表的老师,生机勃勃的课堂,共同构成了一道靓丽的校园风景线,这就  2020-11-29 …

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B.注重政治和人事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D.敬重  2020-12-01 …

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B.注重政治和人事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D.敬重鬼神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