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到底是谁说的?我记得这明明是朱熹说的,怎么会出现在《礼记》中呢?
题目详情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这到底是谁说的? 我记得这明明是朱熹说的,怎么会出现在《礼记》中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出自《礼记·中庸》,所以应当认为是孔子所说.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中庸》原是《小戴礼记》中的一篇.旧说《中庸》是子思所作.其实是秦汉时儒家的作品,它也是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论著.
《四书五经》之《中庸》:《中庸》原来也是《礼记》中一篇,在南宋前从未单独刊印.一般认为它出于孔子的孙子子思(前483-前402)之手,《史记·孔子世家》称“子思作《中庸》”.自唐代韩愈、李翱维护道统而推崇《中庸》(与《大学》),至北宋二程百般褒奖宣扬,甚至认为《中庸》是“孔门传收授心法”,再到南宋朱熹继承二程思想,便把《中庸》从《礼记》中抽出来,与《论语》、《孟子》、《大学》并列,到朱熹撰《四书章句集注》时,便成了《四书》之一.从《中庸》和《孟子》的基本观点来看,也大体上相同的.不过,现存的《中庸》,已经经过秦代儒者的修改,大致写定于秦统一全国后不久.所以每篇方式已不同于《大学》,不是取正义开头的两个字为题,而是撮取文章的中心内容为题了.
看了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access表的设计中,有一项,“避免在表之间出现重复字段”这句话,能否给我举个例子说明呢?我不是 2020-05-17 …
怎么样才能把自己想表达的东西说出来呢?明明知道事情的发展和现在的状况,可是就是不知道要怎么解决,心 2020-05-23 …
求庄子的“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的完整意思后一句呢?那连起来完整的意思呢?明显就是没看明白 2020-06-07 …
人际关系中,难免会发生矛盾,心存芥蒂,产生隔阂,个中情结,剪不断,理还乱,应当何以处之呢?现实中有 2020-06-21 …
请问对诺之运动悖论有好好想过的人诺之悖论现在解决了吗?无论从数学上还是哲学上.有的同学以为用数学极 2020-06-29 …
y=sinx如何得到y=sin(x+3分之πy=sinx如何变换到y=sin(x+3分之π,这个我 2020-06-30 …
Heisbuttooeagertogethome.\x05but在这里干嘛呢?它的下还注明了这么一 2020-07-25 …
取环需要什么证明吗?前年年底怕怀孕而上环的。上环之后妇科病接踵而来。我想去医院取环。可是医生说要开证 2020-11-21 …
善意的谎言真的是善意的吗?为了不伤害对方,就编了一些善意的谎言,为什么我会觉得这些善意的谎言比现实更 2020-11-23 …
当敌人了解你的弱点而你却不了解敌人怎么才能战胜对方呢也就是你是明的而敌人是隐藏的而对方有害你之心明的 2020-12-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