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文言文阅读。(12分)张文诩,河东人也。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
题目详情
文言文阅读。(12分) 张文诩,河东人也。文诩博览文籍,特精《三礼》,其《周易》《诗》《书》及《春秋三传》,并皆通习。高祖引致天下名儒硕学之士,其房晖远、张仲让、孔笼之徒,并延之于博士之位。文诩时游太学,晖远等莫不推伏之,学内翕然,咸共宗仰。右仆射苏威闻其名而召之,与语,大悦,劝令从官。文诩意不在仕,固辞焉。 仁寿末,学废,文诩策杖而归,灌园为业。州郡频举,皆不应命。事母以孝闻。 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 。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文诩慰谕之,自誓不言,固令持去。州县以其贫素,将加振恤,辄辞不受。每闲居无事,从容长叹曰:“老冉冉而将至,恐修名之不立!”终于家,年四十。乡人为立碑颂,号曰张先生。 [注]①禁:施禁咒语。(节选自《隋书·张文诩传》,有删改) 小题1:下列句中的“以”与“州县以其贫素”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① 固 辞焉 固: ②文诩 策 杖而归 策: ③弃麦而 谢 谢: ④将加 振 恤 振: 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①每以德化人,乡党颇移风俗。(2分) ②尝有人夜中窃刈其麦者,见而避之,盗因感悟,弃麦而谢。(2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①坚决 ②拄着 ③道歉 ④同“赈”,赈济 小题1:①他常常用自己的德行来感化教育别人,乡党也因此改变了乡里的一些风气习俗。(化:感化;移:改变,占1分,句子通畅1分) ②曾经有人在晚上偷割张文诩的麦子,张文诩看见后就有意回避,盗者于是感动醒悟,放下麦子向他道歉。。(“因”于是,“谢”道歉,占1分,“见而避之”前补充主语0.5分) |
小题1:C与例句“以”都是认为“。 小题1:B中应是“房晖远、张仲让、孔笼等人都被延请担任太学博士”。 小题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小题1: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
看了 文言文阅读。(12分)张文诩...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张中丞传后叙》行文最显著的特色是紧密结合了()A.议论与叙事B.议论与抒情C.抒情与描写D.叙事与 2020-06-05 …
社区功能SOS急!当中社区的管理功能,文化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怎么区分开来?如张贴宣传画,组织 2020-06-08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战国策》铺张扬厉、议论纵横、文辞瑰丽,是战国纵横 2020-06-16 …
古文翻译这有18篇古文,求翻译~~(任意一篇都行)《郅都传》、《吴遵道传》、《贡禹传》、《张承业传 2020-06-24 …
古文翻译这有18篇古文,求翻译~~(任意一篇都行)《郅都传》、《吴遵道传》、《贡禹传》、《张承业传 2020-06-24 …
下列对课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韩愈之所以写这篇《〈张中丞传〉后叙》,是因为他觉 2020-07-02 …
请从〈张中丞传后序〉的细节描写入手,结合全文,例举具体内容,分析作者对文中人物形象的刻画有什么特点 2020-07-23 …
关于扑克牌的概率问题从一副扑克牌中,任意抽出四张牌,其中包括A到13中一张特定牌的概率,比如说其中有 2020-11-30 …
古诗文经典已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成了我们的基因。语文课应该学古诗文经典,把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不断传 2020-12-12 …
下列各项关于文章、作者以及文体特点的描述有误的一项是()A.《张中丞传后叙》一文夹叙夹议,叙议结合,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