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周易》的前生今世《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10篇文字,故又称《十翼》。《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周易》的前生今世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因为共有 10 篇文字,故又称《十翼》。《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自从阴、阳爻由数字中归类抽象出来之后,很自然地固定为六十四个六爻卦体,对这些卦体作出有序排列,并且各自给予一个卦名,便诞生了第一部《易经》。据史传,这第一部《易经》诞生于夏代初期,其名为《连山》。夏代之前,洪水泛滥,人或为鱼鳖;大禹治水,洪灾顿息,舜将帝位禅让于禹,建立夏朝。由于长期的洪灾,人们对赖以避难的高山心怀感激;洪灾之后的渔猎生活,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也就成为一种必然。因此,在对六十四卦排序之时,象征山的 “ 艮 ” 卦名列榜首,也就顺理成章。六爻重卦 “ 艮 ” 是由两个经卦 “ 艮 ” 相重而成,象形山连着山。所以,夏代制定的以 “ 艮 ” 为首卦的《易经》,便取名为《连山》。我国最早图腾对象 “ 山 ” ,也因此可以确认。
由渔猎社会转向农业社会,也是在以 “ 山 ” 为崇拜对象的夏代。个中原因,显然是洪水消减之后,人们纷纷从山上下来,在平原上安营扎寨的缘故。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 “ 春播一粒粟,秋收万颗粮 ” 的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 “ 山 ” 移情于 “ 地 ” 的观念随着农事活动的深入展开而得以确立。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必须作出相应的改编。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但是从商朝初期诞生的第二部《易经》称名《归藏》,可以确定这部《易经》的首卦已由 “ 艮 ” 改换为 “ 坤 ” 。坤为地,以 “ 坤 ” 为首卦的《归藏》,表达了商代先人对大地的崇拜,我们祖先由此进入第二个图腾崇拜时代。
商代八百年,是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成熟的农业生产,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并不取决于土地,而是取决于天气: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洪涝旱灾,歉收甚至颗粒无收。于是,先人的观念又开始发生第三次转变,即由对 “ 地 ” 的崇拜转向对 “ 天 ” 的崇拜。商朝末年,周族领袖姬昌被商纣王囚禁于羑里,在狱中对第二部《易经》即《归藏》作了全新的编纂,即史称 “ 演易 ” 。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 “ 周朝的《易经》 ” 。
由于观念的变化,更由于《周易》的诞生,《归藏》自周代始式微,但是,一直到春秋末期,它还有可能被完整保留着。据《礼记》记载,孔子为了解殷商社会,曾专门跑到殷商贵族集居地宋国,寻找并研究《归藏》;从孔子的 “ 吾欲观殷道 …… 得坤乾焉 ” 的透露,我们也获得了《归藏》的首卦是 “ 坤 ” ,第二卦是 “ 乾 ” 的信息。汉代时,《归藏》可能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有易学家焦竑的 “ 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 ” 之议论,经学家郑玄在《礼记》注疏中称: “ 殷阴阳之书存者有《归藏》,是亦以《归藏》为殷易矣 ” 。
现在所见的《归藏》佚文,一为收录在《道藏》中,二为前些年从湖北荆门王家台楚墓中发掘的竹书残简。这些佚文为姬昌 “ 演易 ” 的背景提供了信息。
从西周到东周,《周易》不仅是周王朝的治国大纲,也是朝廷及贵族决疑解难的工具。《左传》、《国语》中的二十多条占筮或援引《周易》决疑记载,便是《周易》权威性和实用性的直接表达。
春秋末期, “ 善为《易》者不占 ” 成为风气;孔子晚年喜《易》,以致 “ 韦编三绝 ” ;为学生讲《易》,留下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留下的几篇资料性文字一起,合编成《易传》,遂使得《周易》如虎添翼,进入每一位读书人的书房,并进而成为后世科举取士的 “ 统编教材 ” 。
(节选自 2013 年 3 月 11 日《文汇报》,有删改)
6 .关于《易经》的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 《易经》与《周易》,不是两名一实的重同关系,而是种属关系 ” ,由此可知,《周易》包括《易经》,二者是种属关系。
B . “ 孔子晚年喜《易》 ” ,他把解读《周易》的数篇文字,与前人文字一起合编,形成对《周易》进行系统解释的著作《易经》。
C .《易经》在不断的更新与发展之中,首卦也在不停地变化,从夏初到商初再到周代,一直到现在,其首卦还在不停改变。
D .全文谈到了与《易经》相关的三部著作,即《连山》《归藏》《周易》,而这三部著作体现了《易经》在不同时期的发展。
7 .下列各项对于《易经》首卦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易经》首卦在不同阶段的每一次变化之中,生活环境的变化,食物来源的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的转变都对变化起着举足轻重的决定性。
B . 夏代之前,洪水泛滥,山上盛产的野果和飞禽走兽,为人们的主要生活来源,对山的崇拜,使象征山的 “ 艮 ” 卦在《连山》六十四卦中名列榜首。
C . 夏代以后,长期的农事活动,使人们对土地产生了感情。于是,由 “ 山 ” 移情于 “ 地 ” ,使得商代初期的《归藏》首卦由 “ 艮 ” 卦变化为 “ 坤 ” 卦。
D . 商代八百年,农业社会逐渐走向成熟,使先人们意识到农作物的收成好坏更多取决于天气,于是到《周易》时,首卦已更新为代表天的 “ 乾 ” 卦。
8 .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 .夏代初期诞生的《连山》,以 “ 艮 ” 为首卦,这为我们现在将我国最早的图腾对象确认为 “ 山 ” 提供了重要的历史依据。
B .商汤取夏政而代之,作为治国之策的《易经》,也作出了相应的改编,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获知大地已被崇拜。
C .周族领袖姬昌在狱中对《归藏》作了全新 “ 演易 ” ,后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直至此时第三部《易经》方才尘埃落定。
D .汉代时,第二部《易经》 —— 《归藏》还有较多内容存世,所以才能有易学家焦竑的 “ 商时讲学者首重在静 ” 之议�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4亿+用户的选择
【答案】
6 . D
7 . A
8 . A
【解析】
6 .
试题分析:从高考来看,此类题目选择肢中设错类型可分为 1 .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2 .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3 .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4 .以偏概全, 5 .张冠李戴, 6 .因果颠倒, 7 .误划类别, 8 .无中生有, 9 .偷换概念。因此解答时考生要把选项归位,通过与原文对比,找到答案。 A 原文第五段结尾处说 “ 经姬昌重新编纂之后的这第三部《易经》,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即 ‘ 周朝的《易经》 ’” ,所以《周易》属于《易经》; B 文章开头说 “ 《易传》是对《周易》一书的第一次系统解释的著作 ” ,《易经》不是; C 无中生有,《易经》首卦到《周易》定为 “ 乾 ” 后,直到现在首卦是否改变,文中无此信息。
考点: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 B 。
7 .
试题分析:由原文可知,《连山》定首卦为 “ 艮 ” 和《归藏》定首卦为 “
坤 ” ,三个原因都包括;《周易》定首卦为 “ 乾 ” 时,生活环境和食物来源基本未变,主要是因为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信仰发生了转变。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8 .
试题分析: B 项 “ 通过对改编全部内容的分析 ” 错,根据原文 “ 由于古籍资料的残缺,我们已无法知道改编的全部内容 ” 可知; C 无中生有,从原文中看不出 “ 被周武王命名为《周易》 ” ,原文只说 “ 在周朝取代商政权之后正式命名为《周易》 ” ; D 原文中为汉代时《归藏》 “ 可能 ” 还有较多内容传世。
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从量上看中国已成为贸易大国,但从质上看中国还不能说是贸易强国。中国要成为贸易强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 2020-05-15 …
英语翻译当前,从全球范围看,知识经济发展己经全面进入到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一个全新阶段.产业集群化 2020-05-23 …
( )指交易双方直接成为交易对手的交易方式。 A.场内交易B.柜台交易C.交易所交易D.远 2020-05-30 …
清朝及以往的一些朝代,茶叶为什么会成为贸易品,难道外国人喝中国茶叶泡的茶?也许我的理解错了.是海外 2020-06-11 …
截至2004年11月底,我国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贸易排名中将有可能上升至第3位。中 2020-06-12 …
到20世纪初,世界最终成为一个整体。世界一体化的具体表现为()①新型的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为世界联系 2020-07-25 …
如图是张伟设计的可收拢架子,底板设计了两条槽,安装时横档卡入槽中,底板加两条槽.这样设计的主要目的是 2020-11-08 …
尽管我国已经成为世界贸易大国,但要成为贸易强国仍然任重道远。我国出口产品缺乏核心竞争力,附加值较低, 2020-11-24 …
2013年我国成为世界第一货物贸易大国,但由于我国企业总体仍处于全球产业链中低端,普遍缺少核心技术、 2020-11-24 …
英语翻译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显得更加频繁,国际贸易成为一个国家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柱.特 2020-12-0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