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引自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引自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引自《人民日报》社论(1978年12月15日)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1956年我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所说的“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两次?
(3)结合材料二和三,指出党和国家是怎样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的?
材料一:“事情总是发展的,一九一一年的革命,即辛亥革命,到今年,不过四十五年,中国的面目完全变了。再过四十五年,就是二千零一年,也就是进到二十一世纪的时候,中国的面目更要大变。“
--引自毛泽东写的《纪念孙中山先生》(1956年11月)材料二 :“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所以,社会主义优越性发挥的太少,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人民的生活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善。……” --引自邓小平《目前的形势和任务》
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引自《人民日报》社论(1978年12月15日)请回答:
(1)材料一中,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到1956年我国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2)材料二所说的“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哪两次?
(3)结合材料二和三,指出党和国家是怎样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据所学知,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同时中国还实施了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所以毛泽东说“中国的面目全变了”.
(2)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并结合所学知,“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
(3)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和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故答案为:
(1)变化: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波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3)实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
(2)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并结合所学知,“几次波折”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影响最为严重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文化大革命”.
(3)由材料二“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到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来”和材料三“从今以后…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可知,1978年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从而实现了工作重点转移.
故答案为:
(1)变化:三大改造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实施一五计划,社会主义工业化全面展开.(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波折:“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3)实现: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停止“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确立了把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放的方针;在农村和城市进行经济体制.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读东北地区中、西部的草业—畜牧业—加工业耦合发展模式图,回答题。小题1:为实现东北地区农业的可持续 2020-06-15 …
今春我市开展“回赠母校一棵树、回报家乡一片绿”主题活动,掀起了新一轮植树绿化热潮。这项活动的开展有 2020-07-15 …
中华民族为什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我觉得——中华民族一定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民族,因为世界能发展到今 2020-07-22 …
读下表,回答1~2题。1、我国就业结构和产业结构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发展缓慢B、交通和服务业 2020-11-11 …
(33分)中国经济发展至今,总量和速度已不是主要问题,内部结构的调整才是要害,一方面要淘汰落后产能, 2020-11-16 …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的特点日益显著.下列表述能体现这一特 2020-11-21 …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国际关系纷繁复杂,形势多变.但当今时代的主 2020-12-03 …
为了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全面分析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 2020-12-05 …
十七届三中全会全面分析了当前的形势和任务,系统回顾总结了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着重研 2020-12-06 …
英语翻译Themodernworldisexperiencingrapiddevelopmentof 2020-12-0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