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一代诗仙李白①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唯一的一个。诗人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真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 |
一代诗仙李白 |
①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走进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在中国诗歌史上,李白是唯一的一个。诗人能受到这样的礼遇,也真算皇恩浩荡了。然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李白是何等人物,岂能把这种过眼云烟的荣耀看在眼里,是醉了还是疲惫了? ②兴庆公园里的沉香亭,就是当年唐玄宗与杨贵妃赏牡丹的地方。卧在这里的李白正闭目养神,等待着喷发灵感。唐玄宗赏牡丹来了。名花盛开,美人相伴,当然需要有音乐助兴。玄宗嫌旧词听腻了没意思,一时高兴,就颁下圣旨叫李白创作新词。李白不是醉卧在这里吗!快起来吧!于是他被人用凉水激醒了,于是一挥而就写成了著名的《清平调词三首》。第三首说:“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阑干。”这样的诗,有高度艺术修养的唐玄宗能不欣赏吗?皇帝一声喝彩,一时众声迎合,都来助兴。可是对李白来说,陪着皇帝寻欢作乐,干这种御用文人做的事,那是卑微的。他不明白,只有诗人屈从政治家,断没有政治家屈从诗人的。他就是不肯明白这番道理,才永远都是那个“黄河之水天上来”的不可一世的李白。 ③李白在长安待了三个年头的时间,就痛苦的叫喊着“君王虽爱蛾眉好,无奈宫中妒杀人!”(《玉壶吟》)。后人就此认为他在朝廷遭到了诋毁,处境险恶。这话其实信不得。玄宗认为他不是担负朝廷重任的人才,应当说这是非常准确的评价。按中国传统的价值观来衡量,读书就是为了出仕,出仕只有成为将相,才算不枉此生。后人就是用这种心态来看李白,为李白鸣不平的。他们不知道,如果李白不以出将入相、一身系天下安危的政治家自诩,没有这种狂傲的自信,他就成不了伟大的诗人。可如果他真的当宰相当大将军去了,他也就不会再想到要当诗人。因此,李白离开朝廷,主要原因绝不是遭到了诋毁,而只是因为他根本不想去适应处处都必须约束自己的政治环境。.唐玄宗善于鉴识人物,认为不如给他自由,让他去写诗。应当说这是最好的处理方法。只有唐代,才能接受李白这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④“安史之乱”爆发后,李白正在庐山隐居。永王李璘奉命征讨叛贼,李白只知道为国家效力,就投在李璘的帐下。他斗志昂扬的歌唱着:“三川北虏乱如麻,四海南奔似永嘉。但用东山谢安石,为君谈笑静胡沙。”(《永王东巡歌十一首·其二》)他以为这回该轮到他大显身手了。谁知李璘野心膨胀,不听调遣,结果发生内讧,被唐肃宗消灭。李白这一回可是真惹下弥天大祸了,在古代,像李白这样在卷进争夺皇室宝座的斗争中失败了,是必死无疑的。然而唐朝毕竟是唐朝,经人营救,皇帝竟也没有坚持要杀他,只判他永远流放,最后遇赦又不了了之。这也成了后世贬低李白的把柄。其实这件事什么也不说明,只说明他不懂政治而已。 ⑤李白又是个极为狂傲的诗人,自称:“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他大声疾呼:“黄金白璧买歌笑,一醉累月轻王侯。”(《忆旧游寄谯郡元参军》)昂首天外,根本不屑以世俗的价值为标准,“昔在长安醉花柳,五侯七责同杯酒。气岸遥凌豪士前,风流肯落他人后”(《流夜郎赠辛判官》),他是那样不可一世。最可贵的,是他用时代的最强音,惊天地泣鬼神的吼出了一声: 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梦游天姥吟留别》) ⑦这一声呐喊,使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不愿被踩进泥坑却又无力抗争,敢悄悄地直一直腰,在心灵深处扶起最后的一丝人格尊严,在无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点心理平衡。 1.文章开头写:“李白是何等人物,岂能把这种过眼云烟的荣耀看在眼里,是醉了还是疲惫了?”联系上下文,“醉”指什么?“疲惫”指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1)只有唐代,才能接受李白这个狂人,也只有李白的狂放,能举起诗歌的火炬,来照亮辉煌壮丽的唐代文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狂,是自信的外现,是对人格尊严的充分肯定,是对束缚人的社会习惯势力的蔑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开头和结尾都引用了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诗句,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李白的“这一声呐喊”在当时有作用吗?请结合自己的感受,谈谈你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醉”指李白的骄傲,在中国诗歌史上,他第一个以诗人的身份,昂首挺胸地走向皇宫,成为皇帝的嘉宾。“疲惫”指的是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不愿被踩进泥坑却又无力抗争,而李白却勇敢地做到了。 2.(1)比拟。一方面说明唐玄宗善于鉴别人才,认为不如给李白自由,让他去写诗;另一方面,说明正因为有了李白这样富有“狂放”性格的诗人,唐代诗歌史上才会留下“浪漫主义”诗歌的代表华章。(2)排比。将“狂”贬词褒用,赞美李白人格的力量。 3.这样写前后呼应,更能集中反映李白狂放不羁的性格,同时使主题更加突出、深刻。(意对即可) 4.有作用。正如文章结尾所写的:“使千百年来被封建制度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人,不愿被踩进泥坑却又无力抗争,敢悄悄地直一直腰,在心灵深处扶起最后的一丝人格尊严,在无可奈何中聊堪自慰,找到一点心理平衡。”没有作用。当时封建统治势力十分强大,而且古代许多丈人性格软弱,恪守尊卑有序的封建训条,所以没有起到作用。(言之有理即可) |
看了 阅读下面的现代文,回答问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以《我身边的历史故事》为题写一篇论文3000字要求:从各自的家庭、社区、学校入手,通过实际采访和资 2020-05-15 …
求一篇历史论文《身边的历史》500字以上 2020-05-16 …
历史论文关于《发现身边历史书写身边的历史》 2020-05-17 …
发现身边的历史——我写我家写广东省东莞市高埗镇有关的,分A文和B文.A文:探究活动成果.真实的记录 2020-05-17 …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左传》《史记》等历史散文作品,以“实录”的笔法将人物 2020-06-28 …
根据课文陈涉世家预习提示一、课文节选自《史记.陈涉世家》的前一部分。“世家”是司马迁与作《史记》时 2020-07-06 …
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 2020-07-07 …
一道语文题,在2005年的春节晚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特色对联:融历史、地理、诗文、典故等文化于一身 2020-07-24 …
发现身边的历史,分A文B文A文:历史纪实.真实的记录和写作“身边的历史”B文:历史感悟.直抒从“身边 2020-11-12 …
讨论会是学习、探究历史的重要载体。一位历史学者说:“一个国家创造了辉煌的文明,却因本身的弱小被野蛮而 2020-12-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