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
某兴趣小组就“泡菜腌制过程中亚硝酸盐含量变化”开展了研究,操作如下:某年1月4日下午选取1、2、3号三只相同的泡菜坛,在每个坛中加入洗净的新鲜莲花菜0.6kg,再分别倒入相同量的煮沸并冷却的10%的盐水,将坛密封,置于同一环境中.封坛前进行第一次取样测定亚硝酸盐含量,后来定时测定,结果如图.请问:
(1)实验中盐水需煮沸并冷却后才可使用,原因是: 加热煮沸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之后使用是为了保证乳酸菌等微生物的生命活动不受影响 在腌制过程中,会出现坛中溶液量增加,这是由 外界溶液浓度过高使细胞渗透失水 .
(2)在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 乳酸菌 ,用水封坛的作用是 提供无氧环境 ;
(3)该小组对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是否合理? 不合理 .说明理由: 应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含量为纵坐标做曲线图 .
(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 比色法 ,其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 玫瑰红 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
(5)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存在差异,最可能的原因是: 各坛中微生物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 .
分 析:
本题是对泡菜的制作过程、原理、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考查,回忆泡菜的制作过程、原理、泡菜中亚硝酸盐含量测定的过程和原理,然后结合题干信息解答问题.
(1)泡菜制作过程中盐水需煮沸的目的是为了杀灭杂菌,冷却后在用是为了防止温度过高杀死乳酸菌等发酵的菌种;由于盐水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植物细胞会通过渗透作用失水,因此腌制过程中泡菜坛中的溶液会增加.(2)腌制泡菜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微生物是乳酸菌,乳酸菌是严格厌氧微生物,用水封坛的目的是为乳酸菌提供无氧环境.(3)由题图知,该小组对每个坛中的数据分别画出曲线,这是不科学的,设置三个泡菜特点目的是进行平行重复实验,取平均值,使实验数据更真实,因此应该将三个坛中,每次测定的亚硝酸盐含量分别记录,求出平均值,然后以时间为横坐标,亚硝酸盐含量为纵坐标做曲线图.(4)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方法是比色法;比色法测定亚硝酸盐含量的原理是在盐酸酸化的条件下,亚硝酸盐与对氨基苯磺酸发生重氮化反应后,与N﹣1﹣萘基乙二胺盐酸盐结合形成玫瑰红色染料,将显色反应后的样品与已知浓度的标准液进行目测比较,可以大致估算出泡菜中亚硝酸盐的含量.(5)由于各坛中的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实验中三只坛中产生的亚硝酸盐含量可能存在差异.
已知有10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许6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则信号S的初值为?信号S的变化 2020-05-20 …
不需要见费出单的企财险、工程险保单需要录入( )A.被续保单号B.承保审批单号C.合同号D.项目代码 2020-05-22 …
以下关于管程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管程是进程同步工具,解决信号量机制中大量同步操作分散的问题B 2020-05-23 …
已知有10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许6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则信号量S的初值为(9),信号量 2020-05-26 …
(2013•济宁)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探究唾液淀粉酶性质的实验,实验仪器、材料、过程及结果如下:试 2020-06-28 …
电影院里的座位都是对号的,一天五位男同学从单号入座,彼此挨序坐下,他们的座位号加起来是85,另有五 2020-07-12 …
电影院里的座位都是对号的,一天五位男同学从单号入座,彼此挨序坐下,他们的座位号加起来是85,另有五 2020-07-24 …
信号量初值设有五个进程共享一个互斥段,如果最多允许三个进程同时进入互斥段,则所采用的互斥信号量的初值 2020-12-01 …
某同学学习了一个编程后,写了一个关于实数运算的程序,当输入一个数值后,屏幕输出的结果总比该数的平方大 2020-12-05 …
任务型阅读(共5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5分)同学们即将升入高中学习,请你根据以下五位同学的兴趣爱好,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