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这里的绿竹不是屋前屋后的小摆设,它漫山遍野,在四十余平方公里的山区内,层层叠叠,依着山的不同坡度蜿蜒(起伏/绵亘)。绿竹随着太阳的光影移动,深深浅浅层次分明地(变换/变幻)着翠绿、青绿、金绿、黄绿的颜色。汽车驶了一程又一程,视野里的绿竹还是无边无际,(扑/迎)面而来,如大海波涛, ,忽而下沉为一片绿色低谷。风摇波滚,气像恢弘。
终年行走在都市钢筋水泥森林中的人,置身于这一望无际的绿色竹海中,心旷神怡,浮想联翩,是一次生命的释放。岁寒三友中,如果说松是精英分子,梅是贵族小姐,竹 。它虽然有一个庞大的群体,却没有显赫的地位。青绿的茎上深嵌着一道道素色的竹节,薄薄尖尖的竹叶,是“布衣”小民的打扮。绿竹生性俭朴,只要一层土就能立足生长。即使生长在断崖绝壁的地方也能伸直自己的腰杆。
3.文中加横线的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漫山遍野 摆设 B.层层叠叠 蜿蜒
C.气像恢弘 深嵌 D.心旷神怡 腰杆
4.依次选用文中括号里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起伏 变幻 迎
B.绵亘 变换 迎
C.起伏 变换 扑
D.绵亘 变幻 扑
5.在文中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 就是平民百姓了
B.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 就是平民百姓了
C.忽而推出一排绿色的洪峰 非平民百姓莫属
D.突然涌出一排绿色的波浪 非平民百姓莫属
3.C
4.C
5.A
【解析】
3.
试题分析:C“气像恢弘”应为“气象恢弘”。
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4.
试题分析:
试题分析:此类近义词判断的题目,可以根据语句间的逻辑关系选用恰当的词语。
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
试题分析:此类题目要在快速阅读整段文字,初步感知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判断。语句的照应和暗示是语言连贯的重要条件。出题者也经常利用这点设置问题,解答此类题关键是,通过语意的把握和关键词语的分析,把握语句间的前后联系,准确地找出与所提示或暗示的词句相呼应的题旨。另外,在设问句中,前句提出问题,后句便要作出正确的回答。如果答非所问或者一概否定,一概肯定,都会造成语句不连贯。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急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就像一些喝醉了酒的老翁,一个靠着一个,沉睡 2020-06-15 …
从修辞看,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①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 2020-07-04 …
语文问题我抬头望了望在暮色中顶天立地的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那 2020-07-14 …
从修辞看,表达效果最好的一句是()①北面是重重叠叠的燕山山脉,万里长城像一条活蹦乱跳的长龙,顺着那 2020-07-24 …
五年级下册的题.山东版第45页,1.自1851年英国伦敦举办第一届世博会以来,先后已举办过()届,上 2020-11-05 …
赏析句子或写自己的感悟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这些山 2020-11-26 …
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个村庄,看不见一块稻田……是《朝花夕拾》里的句子吗?重重叠叠的高山,看不见一 2020-11-26 …
06.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发阊门①[元]顾瑛阊门西去是阳关②,叠叠秋风叠叠山。便 2020-12-05 …
根据课文苏州园林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①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 2020-12-14 …
几道八下历史与社会作业本的题目!!!一、说说两次工业革命对工业社会发展的影响。二、我们的共同感觉是地 2021-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