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青玉案.元夕①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②光转,一夜鱼龙③舞。蛾儿雪柳黄金缕④,笑语盈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小题。
青玉案.元夕①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②光转,一夜鱼龙③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④,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注释]①这首词作于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公元 1174 年或 1175 年)②玉壶:明月。③鱼龙:泛指戏法等类杂耍。④蛾儿、雪柳、黄金缕:古代妇女元宵节时佩戴在头上的饰物,这里代指盛妆的妇女
【小题1】概述词中“意中人”的形象,并简析词人是怎样塑造她的形象的。(5 分)
【小题2】梁启超评论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结合词说说你的理解。(6 分)
【小题1】女子孤高、淡泊、自甘寂寞。使用了反衬手法,元宵夜灯火越热闹,越显示出“那人”的孤高、淡泊、自甘寂寞;而穿戴华丽,坐着“宝马雕车”的妇女们,又进一步反衬、突出了那人的性格。(形象概述 2分,手法 1分,手法分析 2分。)
【小题2】梁启超评价得非常好,本词写于南宋偏安江南之后,词人独有报国之志,但是壮志难酬,内心伤悲,只好借这个女子表达自己特立独行、与众不同的远大志向。(知人论世 2分,结合诗词 2分,“别有怀抱”理解 2 分。) 解析
【小题1】
分 析:
本题在解答时应先答出人物形象的特点,然后结合诗句进行分析,指出塑造人物的手法。词中“那人”独处于“灯火阑珊处”,不凑热闹,不与众佳丽为伍,可见其人的孤高、淡泊,甘于寂寞。词的后片之笔,专门写人。诗人先从头上写起:这些游女们,一个个雾鬓云鬟,戴满了元宵特有的闹蛾儿、雪柳、金缕缠就的春幡春胜。这些盛妆的游女们,行走之间,说笑个不停,纷纷走过去了,只有衣香犹在暗中飘散。这么些丽者,都非主人公意中关切之人,在百千群中只寻找一个——却总是踪影皆无。忽然,眼光一亮,在那一角残灯旁侧,分明看见了她,她原来在这冷落的地方,还未归去,似有所待。这发现那人的一瞬间,是人生的精神的凝结和升华,是悲喜莫名的感激铭篆,读到末幅煞拍,才恍然彻悟:那上片的灯、月、烟火、笙笛、社舞、交织成的元夕欢腾,那下片的惹人眼花缭乱的一队队的丽人群女,原来都只是为了那一个意中之人而设,而写,倘无此人在,那一切都没有意义与趣味。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小题2】
分 析:
本题需要结合词作的写作背景,作者的毕生追求来分析。这首词作于公元1174年或1175年(南宋淳熙元年或二年)。当时,强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全词从极力渲染元宵节绚丽多彩的热闹场面入手,反衬出一个孤高淡泊、超群拔俗、不同于金翠脂粉的女性形象,寄托着作者政治失意后,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品格。全词采用对比手法,上片极写花灯耀眼、乐声盈耳的元夕盛况,下片着意描写主人公在好女如云之中寻觅一位立于灯火零落处的孤高女子,构思精妙,语言精致,含蓄婉转,余味无穷。
考点:
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英语书面表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爱好,唱歌跳舞,读书下棋,运动健身,收集物品等等.你班上的同学有哪些 2020-05-13 …
与象共舞读后感100字 2020-06-20 …
对联,闻鸡起舞,读书千古事,闻鸡起舞不完对凿壁偷光. 2020-06-21 …
安塞腰鼓阅读每一个舞姿都充满了力量.每一个舞姿都呼呼作响.每一个舞姿都是光与影的匆匆变幻.每一个舞 2020-07-03 …
“读论语:有读了全然无事者;有读了后其中一两句喜者;有读了后好之者;有读了后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 2020-07-04 …
比如德玛西亚之翼“奎因”他的英语译音读queen和一个地名魁北克Quebec那么“舞”一个字的英语 2020-07-04 …
三年级二班上册孔雀舞读后感 2020-07-06 …
瑶族长鼓舞阅读答案急瑶族长鼓舞作者:李筱文1长鼓舞是瑶族古老的传统舞蹈.长鼓舞流传年代久远,唐代瑶 2020-07-28 …
婀娜多姿风情万种漫天飞舞读着这些词语,我想到这些景物:要3、4、5句话 2020-11-25 …
月光之舞读后感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