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渡荆门送别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称为故乡水?“万里”一次与诗的首联中那个字相照应?(做作业做的快疯掉了,所

题目详情
渡荆门送别
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联是否相同?这两句的描写角度又有何不同?诗人为什么称面对的长江水称为故乡水?“万里”一次与诗的首联中那个字相照应?(做作业做的快疯掉了,所以要麻烦一下各位,尽快解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李白坐在船上沿途纵情观赏巫山两岸高耸云霄的峻岭,一路看来,眼前景色逐渐变化,船过荆门一带,已是平原旷野,视域顿然开阔,别是一番景色。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前句形象地描绘了船出三峡、渡过荆门山后长江两岸的特有景色:山逐渐消失了,眼前是一望无际的低平的原野。它好比用电影镜头摄下的一组活动画面,给人以流动感与空间感,将静止的山岭摹状出活动的趋向来。“江入大荒流”,写出江水奔腾直泻的气势,从荆门往远处望去,仿佛流入荒漠辽远的原野,显得天空寥廓,境界高远。后句著一“入”字,力透纸背,用语贴切。景中蕴藏着诗人喜悦开朗的心情和青春的蓬勃朝气。
  写完山势与流水,诗人又以移步换景手法,从不同角度描绘长江的近景与远景:“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长江流过荆门以下,河道迂曲,流速减缓。晚上,江面平静时,俯视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来一面明镜似的;日间,仰望天空,云彩兴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般的奇景。
  这正是从荆门一带广阔平原的高空中和平静的江面上所观赏到的奇妙美景。如在崇山峻岭的三峡中,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夏水襄陵,江面水流湍急汹涌,那就很难有机会看到“月下飞天镜”的水中影像;在隐天蔽日的三峡空间,也无从望见“云生结海楼”的奇景。这一联以水中月明如圆镜反衬江水的平静,以天上云彩构成海市蜃楼衬托江岸的辽阔,天空的高远,艺术效果十分强烈。颔颈两联,把生活在蜀中的人,初次出峡,见到广大平原时的新鲜感受极其真切地写了出来。
  李白在欣赏荆门一带风光的时候,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乡之情:“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江水流过的蜀地也就是曾经养育过他的故乡,而又初次离别的他不可能不无限留恋,依依难舍。但诗人不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他。
  这首诗写出作者浓浓的思乡之情,诗以浓重的怀念与惜别之情结尾,言有尽而情无穷
看了 渡荆门送别颈联的描写视角与颔...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诗歌是讲究节奏的,它是表达内容、抒发感情的重要手段.请用心体会下面这首诗,用“/”画出每句的停顿.  2020-06-26 …

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2020-06-26 …

只应为我在故乡度过了人生最初的十几年头,因而从离开它的那一刻起思乡便成为一种病:无从治愈,无法自己  2020-06-27 …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乡愁》席慕容乡愁席慕容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  2020-07-08 …

席慕容乡愁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望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2020-07-08 …

乡愁(席慕容)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  2020-07-08 …

对下面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  2020-07-08 …

有一首描写西湖的现代诗,最后一句意思好像是“幸好不是我的家乡”,哪位朋友知道是哪首诗?诗的前面部分描  2020-11-04 …

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最准确的一项是A.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  2020-11-24 …

(一)阅读下面的诗词,回答问题。乡愁席慕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