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走进罗布泊(有改动)高建群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

走进罗布泊(有改动)

高建群

  在人满为患的地球上,居然还有一个去处,能让人类失踪(例如彭加木),这地方就是死亡之海罗布泊;足迹踏遍中国的名山大川,无数次地与死神擦肩而过,最后,仍然没有能逃脱命运的劫数(例如余纯顺),吞没探险家的地方,也是死亡之海罗布泊。

  在那遥远的年代里,中国的西部有一座大洋,它的名字叫准噶尔大洋。后来,大洋浓缩成海,叫蒲昌海。再后来,大海浓缩成湖,叫罗布泊(又称罗布淖尔)。1972年尼克松访华,拿出卫星拍摄的照片,告诉中国人,罗布泊已经完全干涸,一滴水也没有了。

  我在罗布泊古湖盆的一个雅丹底下呆了13天。这13天改变了我对世界的许多看法。我感到自己经历了一次死亡和再生,好像佛家的凤凰涅槃木一样。在罗布泊我悟觉了宗教产生的原因,即在凶险的大自然面前,人是如此渺小、卑微、软弱和无助,他需要寻找一种超自然的力量来慰藉自己,于是宗教产生了。我还明白了人类用5000年的时间煞费苦心建立起来的道德和秩序的大厦,其实是幼稚可笑的,是伪善的。在这里什么包装都不需要了,一切都被剥去外壳,只留下本质。罗布泊还让我重新估价一些日常的思维,例如,钱在这里毫无价值;水在这里是第一需要,水在你居住的城市里,也许是两块钱(西安)或7块钱(大连)一吨这样的概念,但是在这里,它是一切。

  楼兰古城位于罗布泊东南岸。这座被考古学家称为沙埋的庞贝城的古城,在1900年被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和他的向导罗布人奥尔得克发现,从而揭开了长达一个世纪的楼兰热和丝绸之路热。这座2000年来只出现在史书中、传说中和浪漫诗人吟唱中的神秘的中亚古城,今天我们已经能够亲历。

  在大约2500年前的时候,欧洲一个古老的种族,在经历一场残酷的战争之后,举国举族向中亚细亚迁徙。他们越过欧亚大陆桥,来到罗布泊岸边。他们发现这里的地貌和他们的故乡爱琴海很相似,于是定居下来。游牧的一支成为大月氏国,农耕渔猎的一支成为楼兰国。

  在扑朔迷离的历史中,楼兰国地面发生过许多传奇。第一个传奇是张骞出使西域,第二个传奇是傅介子千里刺杀楼兰王,第三个传奇是班超在楼兰城火烧匈奴使团。

  当然在这三大传奇之外,还有一个更大的传奇,这就是李陵的兵败匈奴。李陵率3000疲兵归降匈奴,司马迁为之辩护,于是被汉武帝处以宫刑。失去男根的司马迁蒙羞愤而疾书,于是有了“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中华第一大书《史记》的出现。你看,楼兰竟是如此深入地切入我们的历史和文化中。

  现在的楼兰、现今的罗布泊还有几十个大谜,这些谜有待后来的探险家们揭开。

  走进罗布泊,走进楼兰,走进中亚细亚的各种大神秘。走进地球的一个死角。我们的古人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古人还说,“过而知之”,意思是说经历过,你才会知道。

问题:

1.作者写第一段的目的是什么?

2.你怎样评价作者在第三段里表达的关于对世界的新看法?

3.这篇散文写了罗布泊的一些什么?

4.你认为本文的写作目的是什么?

5.读完此文,你对罗布泊的感受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引出描写对象——罗布泊,突出罗布泊死亡之海的特点。
解析:
要考虑本段和全文的关系;还要分析本段在表达上的作用。   2.这是作者在罗布泊呆了十几天之后的看法,是特定时间和空间里的产物。他的看法的前提和基础是在罗布泊这样一个最凶险的地方,是站在人的最原始的生存层面上来看待世界的。从大自然的不可战胜的角度来看,宗教的确可起到慰藉人的作用;从人处于罗布泊这样一个连生命都难以保障的地方来看,人的最基本的需求是生命,是无须什么道德和秩序的,因为道德和秩序在这里是没有什么意义的;从对生命的重要性的角度而言,在这里钱的确是毫无价值的,而水却是最重要的。因而作者的看法有其特殊的相对性,不可看成是适用于一切的时间地点和事物。
解析:
要“知人论世”,辨证地联系地全面地看问题。   3.写了罗布泊现实的凶险,罗布泊的来历,个人走进罗布泊的感受,罗布泊中的楼兰王国及其变迁、传奇及其未解之谜。
解析:
要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分析和概括。   4.把自己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感受介绍出来,引起人们对罗布泊的关注。   
解析:
结合题目及文中的个别词句解答。   5.沧海桑田,历史悠久,神秘奇特,荒凉凶险。
解析:
要对文章所写内容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体会罗布泊的特点。   赏析:   文章采用概述的手法写了走进罗布泊后对罗布泊的了解及自己对罗布泊的感受,展现了我国大西北这个历经沧海桑田而又神秘奇特荒凉凶险的地方的特色,说明了经历过才会了解的道理。在表现我国大西北地方风物的特点上,本文与作者的《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是一样的,但是所描写的对象不一样,事物具体的特点也不一样。本文表现的是罗布泊的自然和人文的变迁,是罗布泊的神秘奇特和荒凉凶险,是作者对罗布泊的独特感受;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表现的是西地平线上的落日的悲壮的美,是与之有关的人事的令人肃然起敬的美。艺术上本文侧重粗线条的勾勒,展现概貌;《西地平线上的三次落日》则是工笔细描,穿插感受和联想,丰富和拓展文意。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题。走...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伟大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忘我的工作精神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影响.B.在得失之患中,人们往往会迷失了  2020-05-15 …

2000年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为10.3平方米,比1978年增加了6.7平方米,人均居住面积增加了  2020-05-17 …

下列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A.东南亚人多居住长屋--多地震B.贝都因人居住  2020-06-15 …

下列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A.东南亚人多居住高脚屋-多地震B.贝都因人居住  2020-07-01 …

某市2008~2012年城市人均居住面积的变化情况统计图如下:(1)从2008年起,这个城市人均居住  2020-11-27 …

统筹城乡发展,增加居民收入,特别是农村居民的收入,关系到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20-12-01 …

下列各地区的区域文化与当地自然条件组合正确的是()A.东南亚人多居住高脚屋-多地震B.贝都因人居住帐  2020-12-08 …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3分)A.名人故居纳入文物保护序列需要综合考虑建筑本身和  2020-12-23 …

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某全国人大代表建言依法加快农民工的城市化融合进程,符合选民资格条件的农民  2021-01-02 …

一个提手旁加双人加两个人加走下面是什么字右边是一个从的繁体,左边是提手,是什么字,我用的98版的新华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