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十二章(节选)(13分)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
《论语》十二章(节选)(13分)
①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④子曰:“博学而笃志 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⑤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⑥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吾十有五而志于学( ) (2)不逾矩 ( )
(3)博学而笃志( ) (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 )
2.用“/”给以下句子断句。(2分)
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上述节选的内容对你有帮助吗?请选择其中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的体会。(3分)
分 析:
1.1】解答此题注意(1)中的“有”为通假字,通“又”。(4)中的“好”读hào 解释为,“喜欢 爱好”2.2】解答此题可根据意义划分。3.3】解答此题可注意(1)中“罔”和“殆”的意思。注意(2)中“故”是“旧的,原有的”意思,“可以”解释为“可以凭借”,这是古今异义的词语。4.题目要求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感悟,我们面临的实际即学习和品格的培养,结合孔子的言论来谈感悟和启示,语言表达文从字顺即可。
考点:
文言文阅读 文言实词的理解 断句 翻译文言语句 拓展延伸 考点
分析:
考点1:人物传记类 人物传记类文言文写作上的特点 (1)文段一般介绍的顺序是:姓名→籍贯→管职→经历→事件。如2003年的“裴矩传”依此介绍了“裴矩的字(弘大)、籍贯(河东闻喜人)、家境(早孤)、学识(博学)、官职(吏部侍郎)”等。事实上,我们学生在平时的文言文阅读训练中所接触的文段,大多也是按此顺序来写的。明确这个特点后,有助于我们“快速阅读、了解人物的情况”。 (2)文中出现的人物主次分明。文段开篇先介绍的人物的“姓名、籍贯、遭遇、经历、官职、品行”等,那么这个人就是选文的主要人物,其他的人物都是为写这个主要人物作的陪衬。 (3)主要通过人物的语言(对话),所做的事件来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如1999年通过写苏琼为官所做的六件事:“应对曹芝、公正断案、妙题道研、清慎拒瓜、冒死请命、革除旧弊”来表现苏琼“清正廉洁、心系百姓”的品质。 教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 1、遵循三个步骤 在应考过程中,不少同学一般都是读完一遍就去选择答案,这种做法是不正确的。解答文言文题目, 应遵循三个步骤: 第一步:初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大概。要求集中心思,稳住神,快速浏览一遍。初步明确是“什么时间、什么人、什么事、前因后果、谁说什么话”等,对全段的内容有个粗略的了解,读懂六七成即可。因为高考作为选拔性的考试,要一下子全读懂,一般的人是绝对做 不到的。 第二步:细读题目,认真研读字、词、句。在这一步阅读中,要根据题干要求,结合各选项的具体内容,一一落实、理解要求多答的字、词、句、段在文段的位置,引起回忆,运用课内所学过的知识(实词、虚词、句式、活用、倒装、特殊句式等),解决、完成较容易做的 题目。 第三步:再读全文,加深理解。这一步是站在更高的层次去认知全文,加深对文意的理解,又纠正前两步中出现的偏差,是一步深入兼复核的过程。 试题属性 题型: 难度: 考核: 年级
1、中流砥柱的意思2、大义凛然的意思3、豪倩壮志的意思4、不屈不铙的意思5、披荆斩棘的意思6、奋发 2020-05-14 …
故为之文以志的志的意思是否与必先苦其心志的志的意思相同 2020-05-16 …
甘样代表咩意思吖?唔系好明白?如果你的男友同你Kiss果阵距好中意锡你知耳仔甘样代表咩意思吖?唔系 2020-05-17 …
无志之人常立志,有志之人立长志知道英语怎么讲想知道 2020-06-12 …
鬼谷子下面这段话怎么解释?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 2020-06-23 …
“生怀一腔鸿鹄志,怎奈狭居燕雀身,为求一报舍红颜,却叫草莺不静心哪”什么意思如上,水浒传中的.和燕 2020-06-29 …
解释下列字在古文中的意思?“处处志之”中的志的意思“寻向所志”中的志的意思“便舍船”中的舍的意思“ 2020-06-29 …
明天更辉煌的课文1.“永志不忘”的“志”的意思是().2.“斩荆棘,破巨浪”隐含着(明天更辉煌的课 2020-07-01 …
踌躇和踌躇满志的意思!为什么我在百度上查,单单踌躇的意思就是犹豫,但是要是放在踌躇满志里面解释,那 2020-07-10 …
英语翻译养志者,心气之思不达也.有所欲,志存而思之.志者,欲之使也.欲多则心散,心散则志衰,志衰则思 2020-12-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