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上海开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材料一:(1845年)终于公布了第一次《土地章程》.……最早(签订租地协议)的是宝顺洋行,又称颠地公司。……洋行所在位置为“东至黄浦滩,西

题目详情
上海开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材料一:(1845年)终于公布了第一次《土地章程》.……最早(签订租地协议)的是宝顺洋行,又称颠地公司。……洋行所在位置为“东至黄浦滩,西至公路,南至第九分租地,北至公路(公共使用的道路)”,其中能确切定位的界限只有东至黄浦滩,而西界和北界皆为公路,似乎难以定位。且所载第9分地,因道契遗失,也难觅踪影。
材料二:《外滩,1849年》,目前所见最早的关于外滩的全景画,为画家蒙太尔多的作品,描绘上海开埠初的景观。如图所示,由左往右分布为:华记洋行、中国海关、宝顺洋行、李百里洋行及仓库……以及英国领事馆。作业帮
材料三:英人一直谋求一块合适的土地建造领事馆。英国领事巴富尔自商议英租界时就一直觊觎苏州河南岸与黄浦江河岸交界处即李家场(今北京东路)迤北到苏州河的地块。……巴富尔给英国领事馆选址时可谓极具眼光,“英国的军舰在这里可以停泊,可以使英国人看得见而感到安全,我们的目的是在完全控制扬子江。我们藉着据有这个要塞的威力即可以向中国政府要求公允的条件,以稳定我们的商业关系”。
--材料选自《外滩何处是“源”》,2013.3.18《文汇报》
(1)宝顺洋行获得租地所依据的主要文件及内容是什么?
(2)《外滩,1849年》对了解上海租界和外滩有什么帮助?
(3)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上海租界和外滩的认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考查基础知识,属于识记类考题,结合所学可以得出文件及内容是《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虎门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2)本小问的帮助,由《外滩,1849年》描绘的是上海开埠初的景观,所以对研究材料一所述文字材料能提供一定的帮助,另外还可以研究当时外滩的状况,还可以对作比较研究有一定借鉴.
(3)本小问的认识,本小问的能力要求较高,需要考生根据材料能提炼出多个方面的观点,并结合材料和所学从多个角度进行评论.依据材料的描述,结合所学从上海租界和外滩出现的背景、特征以及影响分析即可.
故答案为:
(1)《南京条约》:五口通商;《虎门条约》:允许在通商口岸租地建屋.
(2)早期外滩全景画具有写实风格;对照全景图,可印证材料一中宝顺洋行的大体位置;了解早期外滩状况,与后来的外滩比较看发展.
(3)参考角度:包括外滩在内的租界的出现是鸦片战争之后中国被迫开放的结果,租界出现之初,英国就有据此加强对中国控制的考虑;随着租界的扩大和工部局的出现,其殖民地性质更为明显.在租界中,外商公司用地是依据合法的道契获得的,大量的外国公司在外滩建造商业建筑,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上海从以农业经济为主向以工商业经济为主的转变,客观上有助于上海现代化的起步与发展.
看了 上海开埠--上海城市发展的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