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时间记法、就是比如晚上12点到1点之间的时间怎麽说…两点到三点之间的时间怎麽说、我意思是比如十一点四十五是午时三刻、那十二点四十五呢?

题目详情
古代时间记法、
就是比如晚上12点到1点之间的时间怎麽说…两点到三点之间的时间怎麽说、
我意思是比如十一点四十五是午时三刻、那十二点四十五呢?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中国古时把一天划分为十二个时辰,每个时辰相等于现在的两小时.时以下为“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刻以下为“字”.

相传古人根据中国十二生肖中的动物的出没时间来命名各个时辰.十二生肖,即鼠、牛、虎、兔、龙、蛇、马、羊、猴、鸡、狗、猪.顺序排列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龙、巳蛇、午马、未羊、申猴、酉鸡、戌狗、亥猪.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又称为十二地支.

十二个时辰读音:
子(zǐ)三声 、丑(chǒu)三声 、寅(yín)二声 、卯(mǎo)三声 、
辰(chén)二声 、巳(sì)四声 、午(wǔ)三声 、未(wèi)四声、
申(shēn)一声 、酉(yǒu)三声 、戌(xū)一声 、亥(hài)四声.

中国古代用十二地支纪时、纪月.
地支纪时:子时为现在的23~1时,丑时为1~3时,寅时为3~5时,卯时为5~7时,辰时为7~9时,巳时为9~11时,午时为11~13时(当今人们说中午,便来源午时,并以此分上午、下午),未时为13~15时,申时为15~17时,酉时为17~19时,戌时为19~21时,亥时为21~23时.一天时间与现在的24小时吻合.以此循环.

时以下的计量单位为“刻”,一个时辰分作八刻,每刻等于现时的十五分钟.
刻以下为“字”,关于“字”,广东广西的粤语地区至今仍然使用,如“下午三点十个字”,其意即“十五点五十分”.
“字”以下的分法不详,据《隋书律历志》载,秒为古时间单位,秒以下为“忽”;如何换算,书上没说清楚,只说:“‘秒’如芒这样细;‘忽’如最细的蜘蛛丝”.

古时计时工具有两种,一是“日晷”,二是“漏”.日晷是以太阳影子移动,对应于晷面上的刻度来计时.漏是以滴水为计时,是由四只盛水的铜壶组合,从上而下互相迭放.上三只底下有小孔,最下一只竖放一个箭形浮标,随滴水而水面升高,壶身上有刻度,以为计时.原一昼夜分100刻,因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又先后改为96,108,120刻,到清代正式定为96刻.

午时为11~13时,分为八刻.十一点四十五是午时三刻.十二点,即为午时四刻.十二点四十五,即为午时七刻.再过一刻,就是未时.十二点四十五,或称未时差一刻.现在人听起来觉得不适应.古代人使用惯了不会觉得不便.

古代夜里还用更计时间
19:00-21:00为一更
21:00-23:00为二更
23:00-01:00为三更(子时)
01:00-03:00为四更
03:00-05:00为五更
看了 古代时间记法、就是比如晚上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