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B.古人常用“天干”(甲、乙
7.下列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孔雀东南飞》中,“奄奄黄昏后”中的“黄昏”,是古代十二时辰之一的“戌时”,相当于现在的19-21时。
B.古人常用“天干”(甲、乙、丙、丁等)十个字和“地支”(子、丑、寅、卯等)十二个字循环相配来表示年月日的次序。
C.庐冢,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在他们死后的服丧期间,为守护坟墓而搭建的屋舍。亦作“庐墓”。
D.“风骚”中的“风”指《诗经》中的“国风”,“骚”指屈原的作品《楚辞》中的《离骚》篇。后来,“风骚”并称,泛指文学。
D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D项中《楚辞》不只是屈原的作品。
【考点定位】识记文学常识。能力层级为识记A。
【名师点睛】这类题需要平时的识记与积累。楚辞是屈原创作的一种新诗体,并且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浪漫主义诗歌总集。“楚辞”的名称,西汉初期已有之,至刘向乃编辑成集。东汉王逸作章句。原收战国楚人屈原、宋玉及汉代淮南小山、东方朔、王褒、刘向等人辞赋共十六篇。后王逸增入己作《九思》,成十七篇。全书以屈原作品为主,其余各篇也是承袭屈赋的形式。以其运用楚地(注:即今湖南、湖北一带)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和风土物产等,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对后世诗歌产生深远影响。《楚辞》经历了屈原的作品始创、屈后仿作、汉初搜集、至刘向辑录等历程,成书时间应在公元前26年至公元前6年间。刘向《楚辞》原书早亡,后人只能间接通过被认为保留最完整的东汉王逸《楚辞章句》(原书亦佚)、宋洪兴祖《楚辞补注》(《楚辞章句》的补充)追溯、揣测原貌。《楚辞》对整个中国文化系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特别是文学方面,它开创了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诗篇,令后世因称此种文体为“楚辞体”、骚体。【4-5】 而四大体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皆不同程度存在其身影。
下列对文化常识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壬戌之秋”句中“壬戌”是古代纪年法的壬戌年,文中指宋神宗 2020-05-13 …
关于语文古诗句辨析1、胡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2、人情怀旧乡,客鸟思故林3、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4 2020-06-05 …
关于语文古汉语简单问题〔例句①〕未知生,焉知死〔例句②〕杀鸡焉用宰牛刀〔例句③〕岂可得哉问题前面两 2020-06-17 …
关于语文古文修辞手法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拾纸墨之一二,窃唇吻之三四运用了对偶和什么修辞手法? 2020-06-27 …
关于中文古汉语的及物动词和不及物动词(求专业)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赤壁之战》关 2020-07-04 …
关于语文古诗的题理解各诗句所描写的物候现象,推断各诗句所反映的季节,然后按早春到冬季的顺序,排列诗 2020-07-06 …
关于语文古诗词的!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人们在奉献的同时,也就成了自己高尚的的风格.我们学过的古诗中 2020-07-23 …
关于语文古文《日喻》的问题:一词多义,请复制后,分别作答.若有精彩答案,关于“以”的一词多义:以其未 2020-11-27 …
一些关于语文古诗的问题有关酒,春,草,雪,花,的古诗各5句,要题目和作者``一共25句,麻烦各位帮我 2020-12-18 …
对于语文古文阅读有一个问题:需要较长时间读文章,读后还不一定懂,做题老错.高考文言文阅读该如何应.. 2021-01-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