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
  孟浩然,字浩然,襄州襄阳人。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隐鹿门山。年四十,乃游京师。尝于太学赋诗,一座嗟伏,无敢抗。张九龄、王维雅称道之。维私邀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 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诏浩然出。帝问其诗,浩然再拜,自诵所为,至“不才明主弃”之句,帝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采访使韩朝宗约浩然偕至京师,欲荐诸朝。会故人至,剧饮欢甚,或曰:“君与韩公有期。”浩然叱曰:“业已饮,遑恤他!”卒不赴。朝宗怒,辞行,浩然不悔也。张九龄为荆州,辟置于府,府罢。开元末,病疽背卒。
  后樊泽为节度使,时浩然墓庳坏,符载以笺叩泽曰:“故处士孟浩然,文质杰美,殒落岁久,门裔陵迟,丘陇颓没,永怀若人,行路慨然。前公欲更筑大墓,阖州搢绅,闻风竦动。而今外迫军旅,内劳宾客,牵耗岁时,或有未遑。诚令好事者乘而有之,负公夙志矣。”泽乃更为刻碑凤林山南,封宠其墓。
  初,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諴谓贤者名不可斥,更署曰孟亭。
  开元、天宝间,同知名者王昌龄、崔颢,皆位不显。
1.下列加粗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喜 振 人患难——振:救济
B.一座嗟伏,无敢 抗 ——抗:违抗,不顺从
C. 会 故人至,剧饮欢甚——会:恰逢
D.浩然 匿 床下,维以实对——匿:隐藏,躲藏
2.下列各组选项都表明对孟浩然品质和才华褒扬的一组是(     )
①一座嗟伏,无敢抗
②业已饮,遑恤他
③少好节义,喜振人患难
④浩然再拜,自诵所为
⑤文质杰美,殒落岁久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3.下列对原文的概括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孟浩然通过王维的介绍见到了唐玄宗,但是唐玄宗在听到了他的诗句后感到不高兴,最终没有给他任何官职。
B.刺史郑諴认为孟浩然冒犯了别人,因此就把亭子的名字给改了,称为“孟亭”。
C.张九龄历来很赞赏孟浩然的才能,后来在他担任荆州刺史的时候,把孟浩然征聘在幕府中,后来幕府被撤销了。
D.樊泽担任节度使的时候,把一直拖着没有改建的孟浩然墓给改建了,并且还在凤林山南给孟浩然刻碑。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帝喜曰:“朕闻其人而未见也,何惧而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B
2.C
3.B
4.(1)皇帝高兴地说:“我听说过这个人却没见过,为什么害怕还要藏起来?”
  (2)外面没有什么近亲,家里没有照应门户的僮仆,孤孤单单,身体和影子相伴。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六厘米高是七厘米它的底面周长是多少的面积是多少侧面积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体积是多  2020-05-14 …

长方体底面积是4.8平方分米,宽是多少?高是多少?表面积是多少?正方体底面积是100平方分米它的长  2020-05-21 …

告诉我这些字都读什么[巾责]左右结构,这个字读什么,我的字是两个字合成一个字的.[马襄]左右结构.  2020-06-15 …

历史为何说(春秋时期的宋襄公是愚蠢的?)宋襄公的“仁义理论”--‘仁义之师,就要以德服人,不要乘人  2020-07-05 …

英文翻译摘要:638年,标榜仁义的宋襄公,率领军队,与楚军战于泓水.由于宋襄公“君子不重伤,不禽二  2020-07-06 …

三角形周长为3,面积最大为多少?四边形周长为4,面积最大为多少?平面图形周长为6.28,面积最大为  2020-07-22 …

请教高人东周列国传战国篇第一故事死士豫让中的问题.不才自感智术不足,遂以请教高人关于东周列国传战国  2020-07-28 …

北宋苏辙的《襄阳乐》诗云:“里人种麦满高原,长使越人耕大泽,泽中多水原上干,越人为种楚人食。”诗句  2020-07-28 …

(2007•襄阳)如图小王同学双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4×10-2米2,请根据图中某些情况下的压强数值  2020-11-06 …

下面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想起那参天碧绿的白华林。B.在热情的默挈里它们彼此呼唤着。C.  2020-11-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