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相对分子质量为204.0)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1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该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邻苯二甲
某学生用邻苯二甲酸氢钾(
相对分子质量为 204.0)测定NaOH溶液的浓度,若NaOH溶液的浓度在0.1mol•L -1 左右,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该生用托盘天平称量邻苯二甲酸氢钾时,在左盘放有一个1g砝码,游码位置如图所示:
( 1)将称好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放于锥形瓶中,加适量水溶解,溶液无色,再加入指示剂________(从甲基橙、酚酞、石蕊中选择)1~2滴,用NaOH溶液滴定至终点,现象是________。
( 2)该生进行三次实验,所取固体质量均相同,填写下表:
实验编号 邻苯二甲酸氢钾质
量/ g 待测NaOH溶液体
积/ mL
1 18.20
2 17.10
3 16.90
( 3)滴定中误差较大的是第________次实验,造成这种误差的可能原因是(只填三种即可):a________b________c________
( 4)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只列出计算式,不必求出结果)。
解析:
| 解题思路:据题示信息知,m(左)=m(右)+ m(游),m(游)=0.6g,故m(物)=m(码)-m(游)=1g-0.6g=0.4g,即每次实验所取邻苯二甲酸氢钾的质量均为0.4g。 (1)因为滴定终点时溶液的pH约为9.1,恰好落在酚酞的变色范围内,故应选用酚酞作指示剂。终点现象应体现从酸色(无色)突变为碱色(浅红)。 (3)比较三次滴定耗碱的体积发现,第1次实验耗碱的体积明显偏大,与第2次的体积相差:△V=18.20mL-17.10mL=1.10mL,而第2次与第3次的耗碱体积仅相差:△V=17.10mL-16.9mL=0.2mL,说明第1次误差较大。 参考答案:(1)酚酞 当滴入最后一滴碱液时,经充分振荡,溶液由无色突变为浅红色,且在半分钟内不褪色 (2)质量均为0.4g (3)1 滴定管用水洗后没用NaOH(aq)润洗滴定前,碱式滴定管尖嘴处有气泡,滴定后消失或减小 滴定终点判断不准,NaOH(aq)加入过量 锥形瓶内含有可与NaOH作用的杂质 (4)c(NaOH)=
|
甲乙两人相约某天在某地点见面,甲计划在上午8:30至9:30之间到达,乙计划在上午9:003、甲乙两 2020-03-30 …
氨基甲酸铵在真空容器中的分解反应为NH2COONH4(s)⇌2NH3(g)+CO2(g).已知该反 2020-04-11 …
基本不等式应用题~一船由甲地逆水行驶到乙地,甲、乙两地相距s(km),水的流速为常量a(km/h) 2020-05-13 …
A、B两地相距125千米,甲乙两人分别骑自行车从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丙骑摩托车以63km/h的速度 2020-05-23 …
甲\乙两个长方体由不同的材料制成,其底面积分别为S甲=40CM2,S乙=30CM2,高度之比H甲: 2020-06-15 …
2009年初,化工厂甲与企业乙签定了一份合同,由甲以每吨2000元的价格向乙提供某种化工原料20吨 2020-07-25 …
甲苯在FeCl3催化作用下与Cl2发生一氯取代反应,产物中邻氯甲苯约占30%,对氯甲苯约占40%。 2020-07-29 …
甲、乙两人相约在某天的7点至8点之间见面,双方共同约定早到者等候15分钟,若另一方仍未到,可自行离去 2020-11-03 …
求详解A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A商品市场上,甲厂约占5%A商品主要由甲乙丙丁四个厂家供应, 2020-11-30 …
读“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速度图”回答:(1)甲为波,乙为波,判断理由.(2)甲乙两波在地下约33千米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