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11时09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福克斯群岛海域发生里氏7.9级地震,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材料1:美国人
题目详情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上午11时09分,美国阿拉斯加阿留申群岛福克斯群岛海域发生里氏7.9级地震,美国又一次成为世界的焦点。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22分)
材料1: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2: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3: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4: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1、2、3、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从环境人口容量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材料1: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2: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

材料3: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4: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5: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1、2、3、4,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从环境人口容量分析,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
(3)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什么?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答: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2分)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分)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2分)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2分)
(2)
答: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2分)
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
答: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2分);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2分)
分 析:
(1)结合材料1、2、3、4可以判断,美国的人口特点: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美国南方人口向东北部迁移的原因: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东北迁移的原因: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由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构成情况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国的人口特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的主要原因。
(1)
答: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2分)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2分)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2分)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2分)
(2)
答: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2分)
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2分)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2分)。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
答: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2分);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2分)
分 析:
(1)结合材料1、2、3、4可以判断,美国的人口特点:①美国人口持续增长,人口总量较大;②美国人均寿命不断提高,人均寿命长;③美国人口密度较小,地广人稀,人口分布不均;④美国为典型移民国家,人种复杂多样。
(2)自然资源和科技水平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主要因素。
美国南方人口向东北部迁移的原因:19世纪末,美国南方的小农经济转变为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使劳动力容量下降。而东北部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资源配置效率高,人口潜在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南部人口迁入东北。
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东北迁移的原因:华北地区地少人多,加上清末民初连年遭灾,使华北的环境人口容量下降。而东北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和森林资源,环境人口容量大。因而吸引大批中原人口迁入东北。
(3)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其原因是东北部气温较低,被称为“冷冻地带”,阳光不够充足,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地价上涨等;而南部、西部被称为“阳光地带”,环境较好,新资源的发现,新兴工业的发展。
点评:
本题难度适中。由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1900~2008年)、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和美国人口构成情况为背景材料,要求学生熟练掌握美国的人口特点、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该国东北迁移的原因、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初东北部老工业区的人口大量迁往西部和南部的主要原因。
看了 北京时间2011年6月24日...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下图为“日本山河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题。1.日本多山且河流众多,其河流特征为2.日本IT产业集 2020-05-16 …
亚洲东面和东南面的弧形群岛,从北向南排列正确的是()①千岛群岛②琉球群岛③菲律宾群岛④日本群岛.A 2020-06-29 …
(2013•鄂州)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图中A为岛,B所在地形区是,C为油田.(2)在矿产资源 2020-07-12 …
日本有“温泉王国”的美称。日本的温泉不仅数量多、种类多,而且质量很高。你认为,下列的哪种说法是造就 2020-07-31 …
图中甲为大不列颠岛7月等温线分布示意图,乙为该岛地形示意图,丙为该岛各区域小麦产量占全国比重图.读图 2020-11-02 …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1)日本是洋中的岛国,其中A为岛;B处海域有世界闻名的渔场.(2)日本海运发达 2020-11-11 …
读日本、俄罗斯和美国略图,完成下列各题.(1)A为岛屿,B为洋,C为油田,D为河.(2)日本渔业资源 2020-12-16 …
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固有领土,我们知道的钓鱼岛正式名称为钓鱼列岛,它是由钓鱼岛、黄尾屿、南小岛、 2020-12-24 …
1、北半球的夏季地球处于远日点,南半球的夏季地球处于近日点,那么南半球的夏季比北半球的夏季热一点?2 2020-12-24 …
根据下列表格中的信息,用英语写一篇值日报告,介绍你的家乡--青岛日期:2010年2月6日天气:晴出勤 2021-01-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