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
阅读课内两则短文,完成后面问题。(10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乙】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学而 》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 》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词:(4分)
(1)太丘舍去( ) (2)去后乃至( )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 (4)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
2.下列加点字的用法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 )
A.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人不知而不愠
B.友人惭,下车引之 学而时习之
C.可以为师矣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D.为人谋而不忠乎 可以为师矣
3.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1.(1)离开(2)才(3)通“悦”高兴(4)讲诚信
2.A
3.略
1.
分 析:
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如:“说”通假字现象,通“悦”高兴。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2.
分 析:
A二者都是表“转折”;B:代人/代物;C:凭借/来;D:替/成为
考点:
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
3.
分 析:
要求翻译的句子中往往有一些关键的词,这些词往往是一些实词,他们影响着句子的含义,当然,在老师阅卷时这些关键的词就成了评分的 “分点”。于是我们又回到了“词语解释”上来了。这就是所谓的“拆分”,然后把这些“拆分”出来的词再进行“整合”成一句话。整合不是作简单的加法,整合后的句子还要通顺流畅。为了做到通顺流畅,我们可以将省略的部分补足,甚至可以添一些辅助性的词语让语句更合理通畅;有时候还遇到一些特殊的句式,这些文言句子的语序与现代汉语的不同,翻译的时候要将他们调整成现代汉语的语序。如:“信、礼”等重点词语要理解精准。
考点:
理解或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B。
怎么求往返的平均速度每个星期天,小明都要和爸爸去游乐场,去时每分钟走60米,返回时每分钟走40米. 2020-04-27 …
张明和王亮从学校同时出发到离学校5040米的某地去,到达后立即往回走,张明往返每分钟都走80米,王 2020-06-06 …
张明和王亮从学校同时出发到离学校5040米的某地去,到达后立即往回走,张明往返每分钟都走80米,王 2020-06-06 …
小红从甲地到1200米外的乙地去办事,去时每分钟走40米,返回时每分钟走60米.小红往返的平均速度 2020-06-13 …
六下比例问题一天小丽步行去文化宫,去时每分钟走75米,返回时每分钟走60米,小丽往返在路上共用了3 2020-07-01 …
玲玲去奶奶家,去时每分钟走50米,用了28分钟.回来时,她只用了20分钟,玲玲回来时平均 2020-07-09 …
小刚由家去学校然后又按原路返回,去时每分钟行m米,回来时每分钟行n米,小刚的平均速度是每分钟()米. 2020-11-04 …
小刚从学校去少年宫参加活动,两地相距1200米,去时每分钟走120米,回来时每分钟走80米,求小刚来 2020-11-04 …
小明由家去学校又按原路返回,去时每分钟行a米,回来时每分钟行b米。求小明来回的平均速度的正确算式是( 2020-12-18 …
本周六,同往常一样,小明到离家7千米的市图书馆阅览,下午2点时分小明父亲得知再过1个小时即3点钟时将 2021-0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