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有人评价说这句话经常拨动人们的心弦,因而引用率极高。那么,你能说说它“悲”在何处?动人又在何处?

题目详情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说“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有人评价说这句话经常拨动人们的心弦,因而引用率极高。那么,你能说说它“悲”在何处?动人又在何处?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参考答案:这里的悲不是悲人生短暂,而是人们认识上的可悲,即“悲”人类认识上无法彻底摆脱它的局限性。动人处则是它揭示了这种局限性。

  解析:人们在生活中,评论别人的得失,分析别人的优劣总是深刻的,而看自己的现在,分析自己时就会扑朔迷离,所谓“当局者迷”就是这个道理。我们在评价前人的得失,感到有许多地方让人叹惋,而后人评价我们又何尝不是这样呢?这样,人类就有了永远也抒发不尽的惆怅和遗憾。而作者认识到了人们认识上的可悲,并揭示了它,启示后人。后人应该在认清历史的基础上,汲取历史的智慧,珍惜生命,看清自己,从事现实的历史创造。

看了 在《兰亭集序》中,作者说“后...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我认为我们不能简单地对钱做出评价,毕竟能否利用好它关键在于人.如果我们能够用钱帮助需要的  2020-05-14 …

“己所不欲,勿施与人”表达的意思是什么?它属于孔子的什么思想?它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给我们什  2020-06-04 …

歌德曾评价《古兰经》道:(它)是百读不厌的,每读一次,起初总觉得它更新鲜了,不久它就引人入胜,使人  2020-06-09 …

《童年》中的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各十处(摘抄+点评)是共十处,5处人物,5处环境  2020-06-13 …

命运是一个伟大的雕塑家,它举起人生的斧、凿在我们身上敲敲打打.她偏爱那些经过她精雕细琢的人.点评:  2020-06-21 …

选词填空。严峻严肃严格严厉1.不管怎么说,()要求自己总是有好处的,因为它会让人进步得更快。2.他  2020-07-12 …

根据课文中国石拱桥分析加点词语的作用(1)《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  2020-07-19 …

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通顺.一张弓的好坏,不单要看它是否射得远,更要看它是否射得准  2020-11-26 …

细节的描写...帮我写摘抄相关的细节描写,并用一句话点评它的表达效果.希望你们快一点拉..谢谢~~1  2021-02-02 …

[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33年,爱因斯坦在为英国一刊物撰稿时  2021-02-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