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4小题,共12分。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 4 小题,共 12 分。

海底: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垃圾场”

众所周知,以煤炭、重油为燃料的火力发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又会制造出大量的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 二氧化碳废气 。如果工业社会继续将二氧化碳废气排向大气或海洋,温室效应必将愈演愈烈,地球环境遭到的污染也必将变本加厉。由此,科学家们正想方设法为掩埋二氧化碳废气寻找合适的“垃极场”。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他指出,水深 3000 米以下的海底,具备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的物理条件:水温仅为 2 摄氏度左右,而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处于这种高压条件下的二氧化碳,即会很快液化。而液态的二氧化碳密度高于水,因而不会上浮,自然也不会自储藏处逸出。他还强调,为排除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二氧化碳废气还应该被深深注入海底以下至少 300 米的深处,因为该处还可能是海底底层产生汽水化合物的地方,而注入深海地底的二氧化碳与其接触后,就会产生固态结晶体。假若史拉格的理论能够成立,那么二氧化碳重新气化的危险就被全数排除了。这是因为: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 300 米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 双重保障 。

尽管史拉格的研究尚处于理论假设阶段,但他断定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他解释说,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此外,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如美国,就可以轻而易举地将全国所有火电厂排出的二氧化碳废气,深深掩埋在 200 海里宽的领海水域的深海沉积层中。虽说此项技术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史拉格的说法,在最近数十年内,人类“必须”将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深埋于海底,不然地球环境就可能发生“灾难性”污染,此外原有的掩埋废气、废油的垃圾场也早已不敷使用。

至于如何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他也提出了两种设想:一是铺设一条自海岸通向深海底层的导管,将二氧化碳从陆地抽吸至海底;二是将废气装入油轮,再从船上将之注入深海沉积层(油轮将石油自中东运往美国后的返程中,就可顺带将二氧化碳废气装船,再运往深海“垃圾场” )

史拉格透露,他已计划与英国 BP 石油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作,不久之后就要展开第一次的海底现场实验,地点定在墨西哥湾。二氧化碳废气将首次被注入海底沉积层,届时地质学家将检验二氧化碳是否真如他们设想的那样,“安分”地呆在深海海底。

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迄今为止,史拉格仅仅停留在“纸上谈兵”上,但德国“欧洲大瀑布能源公司”已表示:争取成为世界上第一座在海底处理所排放的二氧化碳废气的“绿色火力发电厂”。

(选自光明网 2008 01 11 日)

11 .下列与“二氧化碳废气”有关的说法不准确的一项是

A .二氧化碳废气是导致温室效应和酸雨的元凶,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是科学家们研究的课题。

B .只有找到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合适的“垃圾场”,污染地球环境的元凶才能被根除,温室效应才不会出现。

C .美国科学家发现海底也许是永久掩埋二氧化碳废气最理想、最安全的“垃圾场”,但目前还没有进行有关的实验。

D .如果二氧化碳废气没有一定的物理条件使它液化的话,那么它在水中就会浮出,也就不可能被掩埋在“垃圾场”里。

12 .对“双重保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 .深海海底的水温仅为 2 摄氏度左右,深海底层的水压非常高,能使二氧化碳液化。

B .密度高于水的液态二氧化碳不会上浮,同时也不会从储藏处气化逸出污染环境。

C .二氧化碳废气必须注入海底以下至少 300 的深处, 须使其成为固态结晶体。

D .“垃圾场”有 300 厚的海底岩石的保护,其顶端还将自行产生固体水化物。

13 .下列说法与原文信息不相符的一项

A .今天一些设于深海油田的钻孔,完全有能力深入海底沉积层数千米以下,这表明将二氧化碳废气掩埋到海底的设想付诸实施并无大问题。

B .海底可供储存二氧化碳废气的“掩埋场”几乎取之不尽,所以不必担心没有足够的空间。

C .如果数十亿吨的二氧化碳废气不深埋于海底,地球环境就会发生“灾难性”污染.

D .将二氧化碳废气导引至深海“垃圾场”,可以用导管抽吸至海底或从船上注入深海沉积层。

14 .联系全文,下列理解或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随着工业社会的快速发展,科学家们研究怎样消除环境污染,使地球更清洁的任务越来越重。

B .按照史拉格的理论,如果将二氧化碳废气埋入海底不到 300 深度,二氧化碳就有重新气化的危险。

C .就目前研究的情况来看,也许海底才是掩埋二氧化碳废气的最佳场所,这是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

D .史拉格与英国 BP 公司等超级石油公司合做实验时,地质学家也将参与检验实验结果是否实现预期目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 . B (“才能”“才会”“根除”说法太绝对。
前一个分句只是条件之一而非充分条件,应该还有使地球产生温室效应的其他污染源。)

12 . D (筛选关键语句,提炼信息即可得出答案.文中说“这种二氧化碳垃圾场不仅具有 300 米 厚且充满孔隙的海底岩石的保护,而且在垃圾场顶端还将自行产生犹如密封圈的固体水化物。这也就为二氧化碳废气安全永久地停留在海底深处提供了双重保障。 ”)

13 . C (变或然为必然了,原文为“可能发生”。 )

14 . C (夸大事实,“全世界科学家们的共识”与原文不符合,科学家们应是 “美国哈佛大学环境保护研究中心主任史拉格领导的研究小组”。)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本大题4...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神秘的海洋“无底洞”》,回答下列各题。神秘的海洋“无底洞”①海洋中的“无底洞”,又称“死海”  2020-05-16 …

在海面下10m处,海水的压强是1.03乘10的5次方.接上面题目:海洋最深的地方是太平洋的马利亚纳  2020-05-16 …

今天看见有个观点世界上最大的湖泊是:地中海,可是又有人说地中海是海,其通过直布罗陀海峡与大西洋连接  2020-05-16 …

读海底地形图,回答问题.(1)海底地形通常分为、、大洋底三部分,其中大洋底地形包括海岭、洋盆、.(  2020-06-12 …

海水真正的颜色是什么?我一同学问我海水是什么颜色?我回答她有的是蓝色有的是绿色,她却说是淡红色,她  2020-06-27 …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1)《海底两万里》的作者是,他被公认为是“”。(2)《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的  2020-12-01 …

蛟龙号在探测海深,下潜的速度20m/s,30s时向海底发射一束超声波4s时收到信息.(超声波在海水中  2020-12-09 …

1.2005年底,上海轨道交通运营程达到112千米,到2007年底将增加1倍多6千米.到2007年底  2020-12-15 …

如图,世界最大露天瓷雕“渡海观音”屹立在瓷都广场.据悉,“渡海观音”高6.4m,总重6000kg,底  2021-01-04 …

要做图,直角梯形的一个内角为45°,下底长为上底长的3/2,直角梯形的一个底角为45°,下底长为上底  2021-01-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