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

题目详情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甲】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日:黔娄之妻有言: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性 酒_________           _               (2) 置酒而招之_________      

(3) 如也__________                          (4) 在必醉________          

2、下列加点的“以”字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忘怀得失, 此自终。

A、虽乘奔御风不 疾也           B、不 物喜

C、因以为号焉                   D、臣是 无请也

3、下列句子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先生/不知何许人也         B.曾不吝/情去留

C.无怀氏/之民欤             D.或置酒/而招之

4、、文中的“赞”是__________                              文字,赞语中_________                                                      和传文中“不慕荣利”一句相照应 。

5、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译文: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译文: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1)喜爱、爱好    (2)有的人   (3)安然自若的样子     (4)希望    2、、C

3、B       4、传记结尾的评论性文字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5、(1)喜欢读书,不过分在字句上下功夫;每当对书中意旨有所领会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也忘了吃。

(2)不为贫贱而忧心忡忡,不热中于发财做官。

看了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甲先生不...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英语翻译命,犹令也.性,即理也.天以阴阳五行化生万物,气以成形,而理亦赋焉,扰命令也.于是人物之生  2020-05-15 …

英语翻译吾资之昏,不逮人也;吾材之庸,不逮人也.旦旦而学之,久而不怠焉,迄乎成,而亦不知其昏与庸也  2020-06-16 …

英语翻译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  2020-06-18 …

英语翻译齐侯至自田,晏子侍于遄台,子犹驰而造焉.公曰:“唯据与我和夫!”晏子对曰:“据亦同也,焉得  2020-06-18 …

凡山陵之高,非削成而崛起也,必步增而稍上焉;川谷之卑,非截断而颠陷也,必陂池①而稍下焉。是故积上不  2020-06-25 …

孔子论学子曰:“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2020-07-10 …

用“∕”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  2020-07-16 …

用“∕”给下面文段断句。(3分)物之所以有韬晦者防乎盗也故人亦然夫盗亦人也冠屡焉衣服焉其所以异者退  2020-07-16 …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读后感600字可选: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  2020-11-08 …

1.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粗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不韦避兵而走剡兵革非不坚利也B.得大木而庥焉  2021-01-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