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以下两题。醉翁操1苏轼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醉翁啸咏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以下两题。
醉翁操【1】
苏轼
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无言,惟翁醉中知其天。月明风露娟娟,人未眠。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2】。 醉翁啸咏,声和流泉。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山有时而童巅【3】,水有时而回川。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4】。
【注释】
【1】据本词序,欧阳修喜爱琅琊幽谷的山川奇丽、泉鸣空涧,常把酒临听,欣然忘归。后沈遵作琴曲《醉翁操》,崔闲记谱,请苏轼填词。
【2】蒉:草筐。《论语•宪问》:“子击磬于卫,有荷蒉而过孔氏之门者,曰:‘有心哉,击磬乎!’”
【3】童巅:山顶光秃,山无草木曰童。
【4】徽:琴徽,系弦之绳。此处代指琴。
12.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响空山”与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的“空山”,都写出了山的空寂。
B.“荷蒉”两句以《论语》中荷蒉者对孔子击磬的评价,赞赏醉翁懂得鸣泉之妙。
C.“醉翁去后”两句描写醉翁离开琅琊后,作者空对流泉,以吟诵表达思念之情。
D.词作最后三句是说醉翁虽已离世,声和流泉的美妙意境却仍然得以留存人间。
13.词作开篇几句运用了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下列诗句,没有运用这种手法的一项是( )
A.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
B.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C.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D.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12.C
13.D
【解析】
12.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诗歌的理解。A项,“琅然,清圆,谁弹,响空山”。四句为鸣泉飞瀑之所谓声若环佩,创造出一个美好意境。在这十分幽静的山谷中,是谁弹奏起这一绝妙的乐曲?如此以来,动静之趣立现。“都写出了山的空寂”是可以的。B项,“荷蒉过山前,曰有心也哉此贤。”二句说这一乐曲如何打动了荷蒉者。词作将此流泉之声响比作孙子之击磬声,用荷蒉者对击磬声的评价,颂扬流泉之自然声响。C项,“醉翁去后,空有朝吟夜怨。”说醉翁离开滁州,流泉失去知音,只留下自然声响,但此自然声响,朝夕吟咏,似带有怨恨情绪。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D项,“此意在人间,试听徽外三两弦”说,鸣泉虽不复存在,醉翁也已化为飞仙,但鸣泉之美妙乐曲,醉翁所追求之绝妙意境,却仍然留在人间。因此本题选择C项。
【考点定位】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思路点拨】C项是就情感方面设置的选项,在分析情感时,要抓注释、标题和词中蕴含感情色彩的词语,结合诗句来分析。词的上片写流泉之自然声响及其感人效果。下片写醉翁的啸咏声及琴曲声。“思翁无岁年,翁今为飞仙。”说,山川变换,人事变换,人们因鸣泉而念及醉翁,而醉翁却已化仙而去。此处用“飞仙”之典,谓醉翁化为飞仙,一去不复返,鸣泉之美妙,也就再也无人聆赏了。本词主要借对流泉声音的描写来赞美欧阳修在琅琊山寄情山水,感受天籁的悠然自得之情。所以选项C说是对醉翁的思念之情不准确。
13.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题干“以声写声的手法,用玉声形容泉声的清亮圆润”,已经明确了手法,难度降低。A项,用龙吟虎啸的声音写泉水声;B项,用如泣如诉声写洞箫声;C项,用大珠小珠落玉盘之声写琵琶声。D项,“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乐声清脆动听得就像昆仑山美玉击碎,凤凰鸣叫;时而使芙蓉在露水中饮泣,时而使香兰开怀欢笑。“昆山”句是以声写声,着重表现乐声的起伏多变;“芙蓉”句则是以形写声,刻意渲染乐声的优美动听。
【考点定位】鉴赏文学作品的表达技巧。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D。
【技巧点拨】本题的关键在于抓住“以声写声”。 声音,本属于听觉的,是一种无形无色无味的东西,难以让人用文字描述。可是,优秀的作家却能用他们的生花妙笔描绘声音,并能让读者如临其境,如闻其声,让人感叹语言的神奇。仔细分析作家的文字,他们主要运用比喻,通感的修辞,以声写声的方法来描绘声音。1.运用比喻,以声写声。如本题A.B.C项。2.运用通感,以形写声。D项“芙蓉泣露香兰笑”。
求译文,文选自《宋史·苏轼传》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 2020-06-09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18分)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问题。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 2020-06-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上梅直讲书苏轼轼每读《诗》至《鸱鸮》,读《书》至《君奭》,常窃悲周公之不 2020-06-11 …
求译文,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 2020-06-19 …
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 2020-06-23 …
英语翻译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 2020-06-25 …
英语翻译苏轼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溢于南清河,汇于城下,涨不时泄,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 2020-07-10 …
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 2020-12-08 …
苏轼徙知徐州(苏轼)徙知徐州。河决曹村,泛于梁山泊。城将败,富民争出避水。轼曰:“富民出,民皆奔走, 2021-01-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