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完成下列各题。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①间。借问梅花何处落②?风吹一夜满关山。注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

题目详情
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完成下列各题。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借问梅花何处落?风吹一夜满关山。
【注】①戍(shù)楼:军营城楼。 ②梅花何处落:是将曲调《梅花落》拆用。
(1)诗人通过写“听吹笛”,描写出了“塞上”一幅怎样的具体景象?
(2)诗歌最后两句委婉地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3)对诗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___。
A.前两句用“雪净”“牧马”“月明”等营造了一种边塞诗中不多见的和平宁谧的气氛。       
B.第三句是将“梅花落”三字拆用,嵌入“何处”二字,意为:何处吹奏《梅花落》?
C.三四句妙在将“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实景,让人看到落梅的花瓣洒满关山的奇异景象。
D.本诗构思巧妙,言辞婉转,情思含蓄,意境深远,是唐人边塞诗的上品。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了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能力.这种题型主要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对所描述画面的想象.解答这类题目要在读懂诗歌、理解内容的基础上,发挥联想和想象,扣住画面,抓住形象,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不能偏离诗歌的意境、主题和诗人的情感.解答本题时就要紧扣“雪”、“胡天”、“月明”、“羌笛”,“戍楼”,仔细体味诗中的意象,借助联想和想象把握诗歌所抒发的情感.一般答题方法是抓住诗中主要景物再现画面用概括的语言加以描述.如:胡天北地,冰雪消融,傍晚战士们牧马归来,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意思相近即可)
(2)本题考查诗歌关键句赏析.诗歌句子赏析需要我们在了解诗歌的结构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基础上作答,常见的答题格式:本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或写作方法,写出来什么内容,表达了什么感情.可从手法、情感、语言等方面任选一面作答,言之有理皆可.诗歌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建功报国,怀古伤今,怀才不遇,思乡怀人等.战士由听曲而想到故乡的梅花(胡地没有梅花),而想到梅花之落.句中也就含有思乡的情调.写作手法是虚写(虚实结合也可),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
(3)本题考查古诗的赏析,注意通读全诗,理解诗意,体会诗歌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并结合诗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三四句由雪净月明的实景写到梅花纷飞的虚景,虚实相生,搭配和谐,共同营构出一种美妙阔远的意境.“梅花落”拆用,构成梅花开满关山的虚景而非实景.
故选: C
答案:
(1)寒霜后战士赶着马群归来,入夜明月清朗,哨所里战士吹起悠扬的羌笛,边地一片和平安宁的开朗壮阔景象.(2分)
(2)委婉含蓄地表达了内心思念家乡的强烈感情.(2分)(如果答哀伤、哀愁的得1分)  
(3)C(2分)
译文:
寒霜落尽,胡天明澈,牧马已还,在皎洁的月光下,悠扬的羌笛声回荡在戍楼之间.
请问那梅花究竟在何处落下,没想到在春风的吹拂下,一夜之间便布满了关隘山川.
看了 阅读高适《塞上听吹笛》,完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