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材料一:夏日早晨,云南香格里拉。在松树和栎树自然杂交林中,藏族姑娘卓玛正在寻找着一种精灵般的食物——松茸。(《舌尖上的中国》第一集《自然的馈赠》)
老黄卖的黄馍馍,就是用糜子面做成的馒头。是陕北人冬天最爱吃的一种主食。糜子,又叫黍,是中国北方干旱地区最主要的农作物。(《舌尖上的中国》第二集《主食的故事》)
安徽南部,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温润的气候促成了人们恬淡保守的气质,也孕育出了特有的食物——毛豆腐。(《舌尖上的中国》第三集《转化的味道》)
秋日的清晨,在内地的湖南,稻田里的禾花开了,也到了苗族人制作腌鱼和腊肉的时节。(《舌尖上的中国》第四集《时间的味道》)
材料二:烤炉上滋滋作响的肉夹馍饼,大铁锅里翻腾滚动的芋头炖肉,肌红脂白肉色鲜艳香气浓郁透明若纸的金华火腿,《舌尖上的中国》不仅仅是一部美食纪录片,更是一部人文纪录片,乡愁纪录片。它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出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引起了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情感共鸣。
结合材料, 分析说明 上述材料体现了文化生活的什么道理?(16分)
(1)《舌尖上的中国》通过展现中华民族的特色食材、传达中华民族的独特气质,体现了中华文化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2)云南香格里拉精灵般的松茸、安徽南部独有的毛豆腐等,说明中华大地一方水土、一方文化。
(3)汉族人喜食的黄馍馍、苗族人擅长的腌鱼和腊肉,无不体现出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
(4)《舌尖上的中国》引发天南海北观众强烈的感情共鸣,体现出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每点4分)
【解析】本题考查获取解读信息、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通过“云南香格里拉精灵般的松茸”、“陕北人最爱吃的糜子”“安徽南部独有的毛豆腐”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独特性和区域性特征;通过藏族、汉族、苗族的食物喜好可以看出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里,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材料二中的“强烈的情感共鸣”体现了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文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具体一点)保护母亲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在黄河源头,一位藏 2020-05-14 …
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已满目疮痍!在黄河源头,一位藏族牧民指着一座大草山对我说三十年前那整座山上 2020-06-19 …
有一个横2000格,竖1000格的矩形方格纸.现从它的左上角开始向右沿着边框逐格涂色到右边框,再从 2020-06-22 …
开车的时候骂骂咧咧、喜欢跟人家“顶牛”、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随着“有车族”的规模日益壮大,因开车 2020-06-23 …
开车的时候骂骂咧咧、喜欢跟人家“顶牛”、一遇堵车就着急上火……随着“有车族”的规模日益壮大,因开车 2020-06-23 …
材料:开车的时候骂骂咧咧,喜欢跟人家“顶牛”、遇到堵车就着急上火……随着“有车族”规模的日益壮大, 2020-06-29 …
在西藏流行着这样一首歌:“太阳和月亮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叫光明;藏族和汉族有着同一个母亲她的名字 2020-11-30 …
黔南是我们的家乡,在这片土地上聚居着汉族、布依族、苗族、水族、毛南族.瑶族等36个民族。1956年8 2020-11-30 …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各民族在政治、经 2020-12-18 …
简答题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广袤的国土上生活着56个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长河中 2020-12-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