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观祈雨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题目详情
观祈雨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么突出特点?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观祈雨》是唐代诗人李约的作品.这是一首悯农诗,写观看春日祈雨的感慨,前两句写农民春旱祈雨的场面,后两句写朱门看歌舞的情景.
作品原文
观祈雨⑴ 桑条无叶土生烟⑵,箫管迎龙水庙前⑶.朱门几处看歌舞⑷,犹恐春阴咽管弦⑸.[1]
2注释译文词语注释 ⑴祈雨:祈求龙王降雨.古时干旱时节,从朝廷、官府到民间,都筑台或到龙王庙祈求龙王降雨. ⑵“桑条”句:写旱情严重,桑叶枯落,只剩光秃秃的枝条;土地久旱,尘土飞扬,仿佛燃烧冒烟. ⑶箫管:乐器名,此处指吹奏各种乐器.水庙:龙王庙. ⑷朱门:富豪权贵之家.古代王侯贵族的住宅大门漆成红色,后用“朱门”代称富贵之家.杜甫有“朱门酒肉臭”之句.几处:多少处,犹言处处. ⑸春阴:阴雨的春天.咽(yè):凝塞,使乐器发声不响.[2-3]
白话译文久旱无雨,桑树枝都长不出叶子来,地面异常干燥,尘土飞扬,土地好像要生烟燃烧;龙王庙前,人们敲锣打鼓,祈求龙王普降甘霖.而富贵人家却处处观赏歌舞,还怕春天的阴雨使管弦乐器受潮而发不出清脆悦耳的声音.[3]
3作品鉴赏
此诗写观看祈雨的感慨.通过大旱之日两种不同生活场面、不同思想感情的对比,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尖锐的阶级矛盾.《水浒传》中“赤日炎炎似火烧”那首著名的民歌与此诗在主题、手法上都十分接近,但二者也有所不同.民歌的语言明快泼辣,对比的方式较为直截了当;而此诗语言含蓄曲折,对比的手法比较委婉.首句先写旱情,这是祈雨的原因.《水浒》民歌写的是夏旱,所以是“赤日炎炎似火烧,野田禾稻半枯焦”.此诗则紧紧抓住春旱特点.“桑条无叶”是写春旱毁了养蚕业,“土生烟”则写出春旱对农业的严重影响.因为庄稼枯死,便只能见“土”;树上无叶,只能见“条”.所以,这描写旱象的首句可谓形象、真切.“水庙”即龙王庙,是古时祈雨的场所.白居易就曾描写过求龙神降福的场面:“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黑潭龙》)所谓“赛”,即迎龙娱神的仪式,此诗第二句所写“箫管迎龙”正是这种赛神场面.在箫管鸣奏声中,人们表演各种娱神的节目,看去煞是热闹.但是,祈雨群众只是强颜欢笑,内心是焦急的.这里虽不明说“农夫心内如汤煮”,而意思已全有了.相对于民歌的明快,此诗表现出含蓄的特色.诗的后两句忽然撇开,写另一种场面,似乎离题,然而与题目却有着内在的联系.如果说前两句是正写“观祈雨”的题面,则后两句可以说是观祈雨的感想.前后两种场面,形成一组对照.水庙前是无数小百姓,箫管追随,恭迎龙神;而少数“几处”豪家,同时也在品味管弦,欣赏歌舞.一方是惟恐不雨;一方却“犹恐春阴”.惟恐不雨者,是因生死攸关的生计问题;“犹恐春阴”者,则仅仅是怕丝竹受潮,声音哑咽而已.这样,一方是深重的殷忧与不幸,另一方却是荒嬉与闲愁.这样的对比,潜台词可以说是:世道竟然如此不平啊.这一点作者虽已说明却未说尽,仍给读者以广阔联想的空间.此诗对比手法不像“农夫心内如汤煮,公子王孙把扇摇”那样一目了然.因而它的讽刺更为曲折委婉,也更耐人寻味.[4]
看了 观祈雨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有什...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什么意思  2020-04-27 …

完成3句句子1.孩子们喜欢在雪天堆雪人liketomakesnowmen.2.去年冬天的那场雪多大  2020-05-13 …

地面上离天空上有多少千米?现在正在下雨、我怀疑现在天空应该没有雨了、因为我知道雨是从天空上飘下来所  2020-05-21 …

寻找和科学有关的谚语!例: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蜻蜓低飞  2020-06-05 …

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蜻蜓低飞江湖畔,即将有雨在眼前。大  2020-07-05 …

把下面的谚语总结成一句谚语,急.初三初四娥眉月,十五十六月团圆.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蜻  2020-07-15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  2020-11-30 …

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  2020-12-22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  2020-12-22 …

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对中国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  2020-1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