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泥土的歌唱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泥土的歌唱 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
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⑦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
⑧还有一种比较著名的陶制乐器,虽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很好,但是在最近突然时来运转了。这种乐器就是缶。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和咱们现在看到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后来,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是这样的。
⑨像这样的一个器物,要想作为乐器来使用,毫无疑问只能充当打击乐器了。
⑩用装酒的坛子当乐器,一边拍打着这个装酒的坛子,一边唱歌,通常来说给人的联想都是醉鬼,或者性情豪放的经不起任何酒精催动的野蛮人的形象。
⑪事实上,李斯在他的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今》的文章中,就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的句子,意思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就是以此为例,来说明秦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击缶而歌并不是什么文明的象征,恰恰相反,那是文化落后粗俗的标志。
⑫但是击缶这种乐器,在2008年突然时来运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击缶而歌,让这种古老的乐器,不仅突然以一个完全正面的新形象获得了一瞬但足以永恒的新生。
(作者:朱东。有删改)
(1)作为两种著名的陶制乐器,埙和缶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述使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原因。
(3)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5)下面材料放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___
2004年,河北邢台的侯义敏,对传统的埙进行改良,设计出了10孔的低音埙,这种埙与古代的埙相比,音域宽广,音色低沉深厚,空灵柔美。
A.第④段后 B.第⑤段后 C.第⑥段后 D.第⑦段后。
泥土的歌唱 ①在中国的八音(根据材质的不同,对乐器进行分类的方法)中,有一音曰土。
②土--顾名思义,就是由泥土发出的声音,泥土本身是发不出声音的,即使一定要它发音也要伴随着尘土飞扬的壮观场景。但是人类大约在1万到1. 5 万年前获得了一项革命性的技艺,那就是借助水和火将土重新幻化为一种全新的形态,也就是陶。
③经过这一神奇的转化过程,泥土不仅拥有了全新的样貌,而且也被赋予了全新的质地与功用。毫无疑问,这项技艺是古代人类最重要的发明之一,当然作为早期文明的先锋的中国先民,在这方面也拥有明显的优势,通过甲骨文中的陶字,我们就可以清楚的看到,至少在4000年前,中国人已经开始使用陶轮制陶了。陶轮的使用,或者说借助陶轮的转动,人们就可以制造出比较标准的圆形器皿。
④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尤其是那些比较标准的圆形器,在发音的原理上,与葫芦完全一样,所以很容易让古人通过自然的联想,而发现它们拥有的音乐天赋。这里面,最著名的,当然就是埙。
⑤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大约有七千年的历史。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
⑥作为一种在民间的生产劳动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最初的埙只有最上面的一个孔,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两个音孔,能吹三个音。又过了大约1000年,也就是3500 前,埙得到了进一步发展,有了三个音孔,能吹四个音。到公元前1000 多年的晚商时期,埙发展到五个音孔,能吹六个音、到公元前7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埙已有六个音孔,能吹出完整的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了。埙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上一、前三、后二经历了3000多年的漫长岁月。
⑦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
⑧还有一种比较著名的陶制乐器,虽然在古代的名声并不很好,但是在最近突然时来运转了。这种乐器就是缶。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和咱们现在看到的泡菜坛子差不多。后来,随着青铜时代的来临,逐渐被青铜器所取代,至少在贵族的生活中是这样的。
⑨像这样的一个器物,要想作为乐器来使用,毫无疑问只能充当打击乐器了。
⑩用装酒的坛子当乐器,一边拍打着这个装酒的坛子,一边唱歌,通常来说给人的联想都是醉鬼,或者性情豪放的经不起任何酒精催动的野蛮人的形象。
⑪事实上,李斯在他的那篇著名的《谏逐客今》的文章中,就有“击瓮叩缶,弹筝博髀”的句子,意思就是,秦国饮宴时,贵族士大夫们往往在喝到半醉时,以击瓦缶、拍大腿来打拍子而歌。就是以此为例,来说明秦国当时文化的落后。也就是说,在古代击缶而歌并不是什么文明的象征,恰恰相反,那是文化落后粗俗的标志。
⑫但是击缶这种乐器,在2008年突然时来运转了,一段荡气回肠的击缶而歌,让这种古老的乐器,不仅突然以一个完全正面的新形象获得了一瞬但足以永恒的新生。
(作者:朱东。有删改)
(1)作为两种著名的陶制乐器,埙和缶各有什么特点?
(2)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采用了什么说明顺序?请简述使用这种说明顺序的原因。
(3)文中第⑥段画波浪线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4)请简要分析第⑦段画线句子的作用。
(5)下面材料放到文中最合适的位置是___
2004年,河北邢台的侯义敏,对传统的埙进行改良,设计出了10孔的低音埙,这种埙与古代的埙相比,音域宽广,音色低沉深厚,空灵柔美。
A.第④段后 B.第⑤段后 C.第⑥段后 D.第⑦段后。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考查对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从第⑤段看出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第⑧段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第⑨段说明缶是一种打击乐器
(2)考查文章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根据方位词判断,逻辑顺序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埙是一种吹奏乐器,比较著名,历史悠久;缶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了由主到次的顺序,又和第④段“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说明顺序相一致.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3000多年”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
(4)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
第⑦段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接着用了“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埙的声音的特点.
(5)考查段落间的关系和内容的衔接.
第⑦段前的内容都是在介绍古代的埙,给出的这段文字介绍的是现代的埙,所以放在第⑦段后,后面作者介绍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写法,最后提出现代的缶.对两种陶制乐器的说明顺序一致.所以选D.
答案:
(1)埙:形状有多种,以梨形最为普遍;音孔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多个音孔;是一种吹奏乐器.缶: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是一种打击乐器.
(2)逻辑顺序.首先,埙比较著名,而且历史悠久.其次,和上文提到“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的内容前后一致.
(3)列数字,列举了“3000多年”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埙的发展历程之长、历史悠久的特点.
(4)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说明了古埙的声音特点.
(5)D
解答此题需要阅读全文,找到与问题相关的段落,抓住关键句子作答.
从第⑤段看出埙是中国最古老的吹奏乐器之一,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六个音孔.第⑧段缶本来是一种实用器皿,具体的说就是一种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第⑨段说明缶是一种打击乐器
(2)考查文章的说明顺序.
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时间顺序:有表示时间的词语,空间顺序根据方位词判断,逻辑顺序由主而次、由现象到本质、由原因到结果、由个别到一般(或由一般到个别)、由抽象到具体、由整体到局部(或由局部到具体)等.
文章对埙和缶这两种乐器的介绍,埙是一种吹奏乐器,比较著名,历史悠久;缶是一种打击乐器.用了由主到次的顺序,又和第④段“土本身是不发声的,但是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说明顺序相一致.
(3)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下定义、摹状貌、作诠释、打比方、列数字、列图表、作引用等.
解答此类题型,首先要了解说明文的常用说明方法及特征,然后必须要结合文段的内容的来分析说明方法,然后根据文章的内容或者文段的内容所体现出来的说明对象的特征来分析作用即可.
“3000多年”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说明了充满了草根气息的乐器的埙,经历了漫长阶段.
(4)考查重点句子的作用.
第⑦段古人将埙的声音形容为立秋之音,接着用了“曲调呈现哀哀切切,如泣如诉的悲怆感,时缓时急,时愤时悲.”生动形象地说明了埙的声音的特点.
(5)考查段落间的关系和内容的衔接.
第⑦段前的内容都是在介绍古代的埙,给出的这段文字介绍的是现代的埙,所以放在第⑦段后,后面作者介绍缶的时候,也是这样的写法,最后提出现代的缶.对两种陶制乐器的说明顺序一致.所以选D.
答案:
(1)埙:形状有多种,以梨形最为普遍;音孔由一个音孔发展到多个音孔;是一种吹奏乐器.缶:大肚子小口儿的盛酒瓦器,是一种打击乐器.
(2)逻辑顺序.首先,埙比较著名,而且历史悠久.其次,和上文提到“由土制成的陶器,则既可以作为吹奏乐器,又可以作为打击乐器”的内容前后一致.
(3)列数字,列举了“3000多年”等数字具体准确地说明了埙的发展历程之长、历史悠久的特点.
(4)生动形象、准确严密地说明了古埙的声音特点.
(5)D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泥土...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三字经选段中的字词解释曰南北,曰西东.此四方,应乎中.曰水火,木金土.此五行,本乎数.曰仁义,礼智 2020-06-10 …
土壤颗粒在风或水外力作用下从地面被移除的现象称为“土壤侵蚀”。据此回答6-8题。6.下列因素中与土 2020-06-19 …
《甜甜的泥土》本文中运用了许多叠词,如“跌跌撞撞”“说说笑笑”“喃喃”“眨巴眨巴”“笑眯眯”等,请 2020-06-26 …
根据土壤中粘土、粉砂、砂的比例,将某区的土壤分为1—12种类型。据此回答下题。(1)某块田的土壤, 2020-06-29 …
在线求指导:根据意思写出词语.根据意思写出词语.1.比喻一味模仿别人,不仅学不到本事,反而把原来的本 2020-11-30 …
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标准是[]A.依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的不同回答B.依据对思维和存在关系问题的不同 2020-12-14 …
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美 2020-12-25 …
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描述美 2020-12-25 …
读下面美国本土地形、河流分布示意图(左图)和美国农业带分布图(右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0分)( 2020-12-25 …
热门网络词汇“给力”据说原本是中国北方的土话,表示“带劲”“给劲”“很棒”“精彩”等意思。2010年 2021-01-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