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请简要分析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
题目详情
夏日南亭怀辛大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请简要分析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之妙
这两句景物描写与最后四句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有什麼关系?
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请简要分析前两句中‘忽’‘渐’二字运用之妙
这两句景物描写与最后四句表现诗人对友人的怀念有什麼关系?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诗的内容可分两部分,即写夏夜水亭纳凉的清爽闲适,同时又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开篇就是遇景入咏,细味却不止是简单写景,同时写出诗人的主观感受.“忽”、“渐”二字运用之妙,在于它们不但传达出夕阳西下与素月东升给人实际的感觉(一快一慢);而且,“夏日”可畏而“忽”落,明月可爱而“渐”起,只表现出一种心理的快感.“池”字表明“南亭”傍水,亦非虚设.
近水亭台,不仅“先得月”,而且是先退凉的.诗人沐浴之后,洞开亭户,“散发”不梳,靠窗而卧,使人想起陶潜的一段名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与子俨等疏》)三四句不但写出一种闲情,同时也写出一种适意——来自身心两方面的快感.
进而,诗人从嗅觉、听觉两方面继续写这种快感:“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荷花的香气清淡细微,所以“风送”时闻;竹露滴在池面其声清脆,所以是“清响”.滴水可闻,细香可嗅,使人感到此外更无声息.诗句表达的境界宜乎“一时叹为清绝”(沈德潜《唐诗别裁》).写荷以“气”,写竹以“响”,而不及视觉形象,恰是夏夜给人的真切感受.
“竹露滴清响”,那样悦耳清心.这天籁似对诗人有所触动,使他想到音乐,“欲取鸣琴弹”了.琴,这古雅平和的乐器,只宜在恬淡闲适的心境中弹奏.据说古人弹琴,先得沐浴焚香,屏去杂念.而南亭纳凉的诗人此刻,已自然进入这种心境,正宜操琴.“欲取”而未取,舒适而不拟动弹,但想想也自有一番乐趣.不料却由“鸣琴”之想牵惹起一层淡淡的怅惘.象平静的井水起了一阵微澜.相传楚人钟子期通晓音律.伯牙鼓琴,志在高山,子期品道:“巍巍乎若太山”;志在流水,子期品道:“汤汤乎若流水.”子期死而伯牙绝弦,不复演奏.(见《吕氏春秋·本味》)这就是“知音”的出典.由境界的清幽绝俗而想到弹琴,由弹琴想到“知音”,而生出“恨无知音赏”的缺憾,这就自然而然地由水亭纳凉过渡到怀人上来.
此时,诗人是多么希望有朋友在身边,闲话清谈,共度良宵.可人期不来,自然会生出惆怅.“怀故人”的情绪一直带到睡下以后,进入梦乡,居然会见了亲爱的朋友.诗以有情的梦境结束,极有余味.
孟浩然善于捕捉生活中的诗意感受.此诗不过写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兼带点无知音的感慨,并无十分厚重的思想内容;然而写各种感觉细腻入微,诗味盎然.文字如行云流水,层递自然,由境及意而达于浑然一体,极富于韵味.诗的写法上又吸收了近体的音律、形式的长处,中六句似对非对,具有素朴的形式美;而诵读起来谐于唇吻,又“有金石宫商之声”(严羽《沧浪诗话》).
看了夏日南亭怀辛大孟浩然山光忽西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胎梦解析最准怀男孩征兆 预示怀男孩的胎梦有哪些? 2020-03-29 …
3个9,2个8,5个4,2个2,2个6,1个7,1个5如何组成4个乘法算式,每个数只能用一次.我对 2020-05-13 …
关于现代汉语的一个简单问题,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列短语,有歧义的请作多种分析.(1)对校长的讲话进行 2020-05-13 …
分析纯?分析醇?`总是听人说分析纯、化学纯,后来又在书面上看到分析醇、化学醇这样的字眼.是不是这两 2020-05-21 …
数据挖掘技术中,常用决策树进行数据分析,这种分析属于A.聚类分析B.分类分析C.趋势分析D.偏差分析 2020-05-23 …
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以下短语或句子的歧义表现(结合短语结构类型)用直接成分分析法分析以下短语或句子 2020-06-10 …
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多义短语小冬搬去了用层次分析法分析下面复杂短语这本书是在出版社的书店买的还有个 2020-06-10 …
1.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分析和分析;按测定原理可分为分析和1.分析化学按任务可分为分析和分析;按测 2020-06-10 …
房间设计平面图我想将主卧分为两间卧室,从中间分开,两边分别打通前后墙和阳台相连,在阳台上装上铝合金 2020-07-27 …
现汉层次分析法里的助词(结构助词动态助词除外)怎么分析?现汉的层次分析法中,比况助词(似的、一样)和 2020-12-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