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高原上的村庄李祥林秋深了,渭北高原上的孤独小村悄悄更换了一种旷远、静谧的背景。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小村,青瓦屋脊高于大地上的霜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高原上的村庄

李祥林

    秋深了,渭北高原上的孤独小村悄悄更换了一种旷远、静谧的背景。在这样一个古老的小村,青瓦屋脊高于大地上的霜色,整齐的柴垛高于屋脊,比柴垛高的,是那些落光了叶子的沧桑大树,繁密的枝条像是哪家的女人从地里回来时被风吹乱的头发,无法整理。那么,比树高的是什么呢?是炊烟,炊烟是农人放牧在蓝天的羊群的走向。农人一年的活计到秋天基本该画上句号了。 他们就只希望炊烟一个劲地往上长.炊烟歪歪斜斜、毫无顾忌地游走在瓦蓝瓦蓝的天上,他们的心才会感到踏实和温暖

    在这样一个遥远的小村,炊烟是一只高处的手臂,伸进了人们仰望的目光。像一种召唤,总是在静寂无声的时候沉沉响起。同时传来的还有一把在黄昏拉响的二胡,二胡声里的凄清往往要比村庄的炊烟还要高。这样的山势,这样的树木和房屋,这样单纯的光线,只能配这样的二胡声。村庄太小了,二胡的声音跑着跑着就顺着炊烟的走向一路撒开了腿。人的一生太短了,一首曲子还没有拉到一半,拉二胡的人已经在村口的石磨上从少年坐成了须发飘然的老者,老者气粗声短了,已经拉不动岁月的声音了,他就握着弦管,坐成了一尊雕塑,一处风景.坐成了村口的一部分。

    村口的另一部分是一条覆着浮土的小路,实际上是一根脐带插入了小村的腹地。小路弯弯扭扭,曲曲折折地连接着农人的田地、屋舍、树林和泉水,路的另一头通向了渺茫的远方,那里属于另一个世界,属于楼房、钞票和汽车,而所有这些,都与这个小小的村庄无关。与村庄有关的,是玉米,从田地里走出来,通过这条小路找回各自的主人,然后将自己金黄金黄地挂在树杈上;是羊只,把吃饱的嗝打在路上,把粪屙在主人新砌好的圈里;是一只鸡,它的打鸣只负责每天的钟点,它下的蛋只献给村庄里喜庆的日子;是游子,也是由这条黄土小路领着他认出自己的老母,双膝跪下,涕泪下落。 然而这一条路总是留不住脚印,路上的一切踪迹总是被风撒下的黄土细心地覆盖了

    秋深了,大地在秋雨中保养着墒情,秋风在山坡上试着脚力。一些不知名的鸟儿,它们的翅膀驮着浓浓的秋意,在村庄的上空无声地滑动。

    小村深处,厚积的落叶散发着浓郁的霉味,阳光从树梢间漏进来,是网状的,三棱镜一样变幻着色泽不一的光斑。每家门前的柴垛都垒得高大臃肿,麦草,玉米秸,树梢子,它们像主人家的几只大牲畜,忠实地蹲在宅院前后,将在冬天为小村提供源源不断的温暖。院落和房屋则掩映在柴垛的深处,有的人家用瓷砖贴了,有的粉刷成了雪白色,也有紧巴的人家,院落和屋顶上的苔藓已经被霜气杀成了黑色。

    但每家门前翻晒的牲畜粪却一样多,这家的驴粪蛋晨霜没化,阳光下还熠熠地闪着光,那家新摊开的一片,正热腾腾的冒着气呢。在寒风吹彻的小村,这些驴粪可以让几面大炕整整一个冬天烧得无比滚烫。

秋意还在继续加深,小村被淡淡的烟氲拥襄着,静静地泊在渭北高原的一隅,被时间的翅膀缓缓的拍打着,一步一步走向深秋更深处。

1.概括文章依次描写了村庄的哪几幅场景?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义。

   (1)他们就只希望炊烟一个劲地往上长,炊烟歪歪斜斜、毫无顾忌地游走在瓦蓝瓦蓝的天上,他们的心才会感到踏实和温暖。

答:                                                                                

   (2)然而这一条路总是留不住脚印,路上的一切踪迹总是被风撒下的黄土细心地覆盖了。

答:                                                                                

3.文章开头、中间和结尾有“秋深了…‘秋深了…秋意还在继续加深”等语句,这样写有什么    作用?

答:                                                                                

4.作者非常注重对“炊烟”‘二胡…‘小路…‘玉米…‘鸡羊”等物象的刻画,试举两例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 (1)第1节:置身于旷远、静谧背景下的村庄的宏观场景。     (2)第2--3节:由拉二胡的人和浮土的小路组成的村庄村口的场景。     (3)第4--6节:细致描绘了村庄深处的场景。 2.(1)炊烟一个劲地往上长,炊烟歪歪斜斜、毫无顾忌,表明农家生活的自足无忧和农人对家庭的依恋,也表明农人生活理想的简单和朴实。    (2)一方面写出了小路满是浮土的特征,另一方面也隐含地传达出了村庄的人们对平静而单纯的熟悉生活的满足。 3.作为结构全文的一条线索;渲染了一种旷远、静谧的环境氛围;推进了文意的逐层加深。 4.例如第二节写炊烟:“炊烟是一只高处的手臂,伸进了人们仰望的目光”,运用比喻和拟人的修辞手法,既形象地写出了炊烟的特征,又写出了农家看到炊烟时所感受到的温暖和幸福。 例如第三节写浮土的小路:“实际上是一根脐带插入了小村的腹地”。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非常形象传神地写出了小路的特点和重要,反映出村民生活的单一和民风的纯朴。 其他像写二胡:“二胡的声音跑着跑着就顺着炊烟的走向一路撒开了腿”;写玉米:”从田地里走出来,通过这条小路找回各自的主人.然后将自己金黄金黄地挂在树杈上”;写麦草等:“麦草,玉米秸,树梢子,它们像主人家的几只大牲畜,忠实地蹲在宅院前后,将在冬天为小村提供源源不断的温暖”。作者调动多种修辞手法,赋予静物以生命,使整个村庄如同一幅幅画面立于眼前。富有诗意。生动传神。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请问各位有经验的大哥大姐们!我该以什么大学为目标努力奋斗,我能考上什么大学?什么样的大学适合我?那  2020-04-08 …

提高阅读和作文能力我是一名中学生,我感觉偏科了,语文成绩不好,主要在阅读和作文上,如何培养这些能力  2020-05-12 …

高三谁能帮忙推荐本英语英语阅读练习题~想提高英语我打算网上买,给个名字就行了,现在读着高三,太难的  2020-05-13 …

阅读下面文言文,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并将文段翻译成现代汉语。修(指欧阳修)幼失父,母尝谓曰:“汝父  2020-06-09 …

语文现代文阅读《一只贝》一只贝,和别的贝一样,长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咸的,又有风浪的压力;嫩嫩的身  2020-06-15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题目。中华文化的跨文化阐释与传播李庆本①近代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在中外文化  2020-06-23 …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阅读下面文章,林语堂通过他的英文著作,让西方人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留下了深刻、美好  2020-06-27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1~3题生生不息的人生境界论袁济喜人生境界论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亘古长存的人文话题。谈  2020-12-23 …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近几年来,她注重提高史学修养,浏览:《二十四史》、《资治通鉴  2020-12-25 …

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阅读下面文字,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划线字拼音依次写在文后方格内.文学和科学是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