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尽管西域考古挖掘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___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
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
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 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输的主要货物是丝绸。
尽管西域考古挖掘出一些丝织品,但这只说明“丝绸之路”确实运送过丝绸,而不能说明运送的主要物品是丝绸。今天“丝绸之路”大名鼎鼎,也是西北旅游的黄金招牌,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
社科院考古所的巫新华先生和同事们所进行的“玉石之路”考察,不仅回答了这个问题,而且使这个问题更进一步地深化。
如果说“丝绸之路”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大量的事实证明,从西向东运送的重要货物是玉石。
历来的考古发掘中,都会发现大量的玉器。河南安阳殷墟妇好墓中出土了750多件玉器,其中一部分玉经鉴定是来自新疆的和田玉。这说明至少在商代“玉石之路”就运行了。殷商以后,新疆的和田玉开始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原。形成一个又一个用玉、赏玉的高潮。汉代中央政府统治西域,为玉石进入中原提供了制度上的保证。更为奇特的是,魏晋南北朝时服药成风,玉的功用竟然在饰品、礼器、艺术品之外,又添一项:口服。当时服用的药主要是用玉屑制成的“玉石散”。著名思想家,药学家葛洪说:“玉亦仙药,但难得……当得璞玉,乃可用也,得于‘于阗’(古时于阗下辖和田县)白玉尤善。”可见,一般的玉勉强可用,如果能服用“和田玉”,那就相当今天服用“脑黄金”了。唐宋元明清,新疆和田玉一直是中原最受欢迎的紧俏商品,甚至一直到今天,如果你到北京的民间文物市场潘家园去看看,就会发现新疆和田玉仍然紧俏如初。
至此,可以认为“丝绸之路”似乎叫做“丝玉之路”更为贴切。
无独有偶,与西北“丝绸之路”相对应的是蜿蜒在我国西南横断山区和青藏高原的“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名称是一个年轻的中国学者李旭和他的5个朋友首先提出来的。李旭解释说:茶是古道上运输的主要物品,马是运输的主要工具,因此谓之为“茶马古道”。有意思的是,还有一篇讲茶马古道的文章,作者是一位藏族学者格勒,但他对“茶马古道”的解释是“茶马互市”。“茶马互市”是指从宋朝开始,朝廷在四川等省设茶马司,专门负责用茶叶与少数民族交换马匹,因此“茶马古道”是茶与马互换的通道。这种解释与李旭等的解释有些差别,这种差别也许双方都没有意识到。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茶马古道”四个字在李旭等汉族学者脑海里唤起的画面是,大山褶皱中艰难跋涉的马帮和马背上的茶叶,而在藏族学者格勒眼前推出的却是高原草地上纵横驰骋的骏马和以马易茶的场景。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丝绸之路”应该更名的原因的一项是___
A.“丝绸之路”这一名称是由西方人首先提出来的。
B.至今无法证明丝绸是“丝绸之路”上的主要货物。
C.考古资料证明玉石是“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货物。
D.“玉石之路”不但历史悠久而且对中原甚为重要。
2.根据原文,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___
A考古表明,至少在商代,玉石已经成为运行在“丝绸之路”上的一种重要的货物。
B“丝绸之路”虽然举世闻名,但它运送的重要货物不仅是丝绸,因此很有更名必要。
C“丝绸之路”与“玉石之路”在命名上的差别,实质上是命名者的文化背景的差别。
D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致使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作出了不同的解释。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对出土文物和“玉石之路”的考察表明,自古以来,玉器便是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B.根据对“茶马古道”的研究,我们可以推断,起码从宋代开始,藏族人民就有爱好饮茶的习惯。
C.由于“丝绸之路”与“茶马古道”所运送的货物并不同,因此两者的知名度也就不能相提并论。
D.李希霍芬、李旭和格勒等的“命名”现象说明,一个人对事物的认识往往离不开各自的文化背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A “丝绸之路”的名称由西方人提出,并非更名的原因;根据原文第二段的内容“但仔细想来,这个名称只是一个西方人站在西方的立场和角度提出来的.一条路的货物流向应是双向的,从东向西运送的是丝绸,那么从西向东运什么”可知,更名的原因是命名者只站在西方的角度,不能准确反映“丝绸之路”的实际情况.
(2)D 张“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可知,应是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解释的差异,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3)C “所运送的货物不同”与“知名度不能相提并论”两者间没有因果关系,文中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答案:
(1)A
(2)D
(3)C
(2)D 张“由于双方存在无意识的差别”错,根据原文最后一段的内容“然而正是这种无意识的差别,蕴含有深层的文化内涵”可知,应是汉、藏学者对“茶马古道”解释的差异,是各自的文化背景不同所致.
(3)C “所运送的货物不同”与“知名度不能相提并论”两者间没有因果关系,文中也没有涉及这方面的内容.
答案:
(1)A
(2)D
(3)C
看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们吃的什么食物是经过丝绸之路运来的 2020-05-14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 2020-07-22 …
科技说明文: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 2020-12-01 …
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通过考察,认为当时路上运 2020-12-01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4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 2020-12-06 …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题。丝绸之路能更名吗?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次提出“丝绸之路”这个概念,因为他 2020-12-06 …
公元前一世纪,古罗马共和国的执政官穿着中国丝绸做成的华丽长袍,丝绸最有可能是通过A新航路海运来的B郑 2020-12-29 …
西汉的丝绸之路运输的不仅有丝绸,还有大量的瓷器图中P线是晨(昏)线上的一段,a、b、c为P线上的三点 2021-01-07 …
英语翻译中国的丝绸通过丝绸之路运往印度和中东等地,以换取香料和玻璃等物.(尽量用inexchange 2021-01-07 …
英语翻译要求:要用到括号里的短语1.郑和以中国皇帝的名义向许多外国首领馈赠了礼物.(inthenam 2021-01-0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