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1.“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

题目详情
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分)
1.“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
2.“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
4.人的实践活动都是有目的、有意识的,有其选择的特定目标,因而人在历史活动中的选择是完全自由的.
5.“人性自私”.
二、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运用整体与部分关系的原理,说明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全局和局部的关系.
2.运用内因和外因辩证关系的原理,说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和对外开放的重要意义.
3.阅读下列材料
关于我们的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问题,哲学史上不同的哲学家有不同的回答.现将有关材料摘录如下:
材料1
哲学史上有不少哲学家是用观念验证某种观念的真理性.例如,斯宾诺莎就认为,认识真理要以真观念为依据.
材料2
经验主义者完全相信自己的感觉,认为凡符合人的感觉的认识就是真理,而与感觉背离的认识则不是真理.
材料3
波格丹洛夫说,真理是“社会的全人类的经验形式”.
请回答:
(1)材料1、2、3中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的主要倾向是什么?
(2)材料3的观点与材料1和2的观点有没有根本区别?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答:这是一种片面的观点.
必然性和偶然性的产生都是有原因的.必然性产生于事物内部的根本矛盾和本质性原因,因而它在事物发展中居支配地位,决定事物发展的方向.偶然性产生于事物的非根本矛盾或外部条件,因而一般处于从属地位,能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使事物发展的具体过程表现出某些具体特点和偏差.事物发展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综合作用的结果.
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往往忽视偶然性的作用,导致机械决定论.
世界上没有不引起结果的现象,也没有无原因的现象,因果联系具有客观普遍性.认为"必然性是有原因的,偶然性是没有原因的",否认了因果联系的客观普遍性.在此意义上,又会导致非决定论.
2.答:此说法不对.
"由抽象上升到具体"的过程,是以关于客观事物的抽象规定为逻辑起点,通过逻辑中介,达到思想具体,即"多种规定的综合"和统一的过程.它是理性认识的深化、发展过程,是形成概念体系,构建理论框架及体系的过程和基本原则、基本方法.它属于总的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即"具体——抽象——具体"的否定之否定过程,是对事物本质的完整的认识过程.
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则是理性认识形成以后,回到实践,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修正、补充和发展认识的过程.总之,前者是思维再现具体的逻辑上升过程,属于思维运动;后者已进入实践领域,不可混同.
3.旧唯物主义与辩证唯物主义都坚持反映论的原则,即承认人的认识是对于客观世界的反映,这就是说,都承认客观世界是可以认识的.因此,是否承认客观世界的可知性,不是旧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它们之间的根本区别在于: (1)旧唯物主义不懂得社会实践对认识的决定作用;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实践引进到认识中来,承认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
(2)旧唯物主义的反映论是机械的形而上学的反映论;而辩证唯物主义则把辩证法同认识论紧密地结合起来,使得认识论发展成为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3)旧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满足对于世界的解释和说明;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则不仅说明世界,而且把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统一起来.
4.答:这种观点夸大了人在实践活动中的能动的选择性,否认了这种选择受客观规律和物质条件的制约,因而是错误的.
客观规律在总体上、长远趋势上决定历史的进程和方向,规定着人的活动的客观可能性和范围,而历史活动的具体内容,人们可以根据不同历史条件进行选择,并把可能性变成现实,这是主体能动性的重要表现.但这种选择不是主观任意的和完全自由的,受着客观规律和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只能在客观规律和条件所提供的可能性和范围内进行选择.
人们对客观规律和条件认识越深刻、越全面,才有更大的自由.脱离客观规律和条件,无视社会需要,主观任意地"自我选择"、"自我设计",就会陷于不自由的境地.
1.答:(1)部分与整体关系原理.此原理的内容包括:
第一,整体与部分相互依存、一方面整体是由部分组成的,离开了部分就不存在整体.另一方面,部分离不开整体,离开整体的部分就失去其原来的意义.正如黑格尔在《美学》第一卷中指出的那样,“割下来的手就失去了它的独立的存在,就不像原来长在身体上时那样,它的灵活性、运动、形状、颜色等等都改变了,而且它就腐烂起来了,丧失了它的整个存在了.只有作为有机体的一部分,手才能获得它的地位.”人是社会整体中的一部分,人离开了社会就不成其为人了.
第二,整体不是各个部分的简单相加,而是按一定联系或关系结合在一起的,整体不等于部分的总和,优化的系统整体大于部分的总和.
第三,整体与部分相互作用.一方面,整体对部分起支配、决定作用,协调各部分向着统一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各个部分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反作用于整体,部分的变化也会影响整体的变化.
(2)正确处理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就必须在分析和解决问题时着眼于整体,要求局部服从整体,反对片面强调局部、甚至以局部利益损害整体利益的分散主义和个体主义.同时还要考虑和照顾到局部,承认局部的相对独立性和一定的重要作用,反对片面强调整体利益抹煞局部利益的绝对的整体主义.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们要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结合起来,立足整体、统筹兼顾,既不要搞地方主义、本位主义,又不要搞绝对的整体主义.这样才能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断取得胜利.
2.1) 内因和外因是辩证统一关系.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基本前途和方向;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可以加速或延缓事物的变化过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2)内因与外因辩证关系原理对指导我们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具有重要意义:第一,中国作为一个社会主义的东方大国,要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自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首先要靠内因,靠中国人民的努力奋斗,把自己的事情办好,因此,无论在国际交往还是国内建设中,我们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根据我国国情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第二,当今世界已融为一体,闭关锁国,不符合世界发展的潮流,结果可能是阻碍发展、导致落后.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需要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需要学习借鉴外国先进东西,所以,我们必须实行对外开放,目的就是要加快我国自己的发展速度.第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是辩证统一.对外开放要以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为前提,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也以对外开放为条件,任何对二者的割裂都是有害的.实践证明,我国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和对外开放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3.(1)材料1.2.3的观点在真理标准问题上都属于主观真理论,都是在主观范围内寻找真理的标准.
(2)材料3和材料1.2中的观点相比,强调了“社会的全人类经验形式”,但实际上仍是主观真理论,认为多数人的感觉、经验、思想是真理,仍是把真理停留在主观范围内,无法确定它是否符合客观实际.只有通过客观实践,才能检验一种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实际上多数人承认的思想也不一定是真理,有时真理在少数人手中.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看了 一、辨析题(每题8分,共40...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保险市场中介的基本原则是()A.合法性原则B.市场性原则C.公平竞争原则D.资格认证原则E.独立性原  2020-05-22 …

在生态工程建设中,常发生“前面造林,后面砍林”的现象,这是违背了()A.物种多样性原理B.协调与平  2020-06-19 …

2011年清明节期间,少数党员干部不讲党性原则,大搞封建迷信活动,借祭祖之际请风水先生选风水宝地,  2020-06-24 …

下列选项中,属于理性认识不同于感性认识的特点的是什么?A直接性B主观性C摹写性D抽象性  2020-07-06 …

感性认识的局限性是()A.直接性和具体性B.多样性和易变性C.表面性和肤浅性D.客观性和抽象性这个题  2020-11-02 …

帮忙做下马克思主义哲学6、矛盾的特殊性原理要求在实际工作时().A.具体问题具体分析B.坚持两点论,  2020-11-02 …

哲学单选题.现实性是指()a包含内在根据的,合乎必然性的存在b对客观事物和现象的确认c具体事物和现象  2020-11-04 …

矛盾普遍性原理在方法论上的要求是①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②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③要坚持两分法,防止  2020-11-11 …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伯乐作用的再认识①从现象上看,伯乐相马和选贤会能相提并论,是说得通的。但细琢磨,  2020-12-07 …

光的和现象说明光具有波动性,现象说明光具有粒子性.我们无法只用其中一种观点说明光的一切行为,因而认为  2020-12-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