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选自《全唐诗》)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登裴秀才迪小台
【唐】王维
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
(1)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2)你如何理解诗中的“闲”字?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此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写景句子的表现手法一般可从修辞手法和动静描写上“做文章”,这里修辞手法不明显,但动静结合很明显..落日似乎从鸟的旁边落下,秋天的原野上人格外的悠闲.鸟是飞动的,落日也渐渐西下,是动态描写,而秋日的原野是静态的描写.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从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诗中的重点词语入手,题目所选王维的这首诗歌,其表明情感的词语就是“闲”,所以从词语的角度很难找到突破口,因此要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借景抒情,从景物的特征“闲景”,进而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为“闲心”和“闲情”.
答案:
(1)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 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每条3分)
(2)闲,闲适、闲静之意,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诗人远离时速喧嚣的闲适之情.(5分)
赏析:
王维山水诗歌的特点,是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事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适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肃,或幽寂冷清,表现一种对现实的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恬淡闲适之情.
诗人起句便写端居室中,显得宁静安闲,不与世间接触.端居室中,并不封闭,他眼望室外,遥望远山苍云,与云山自然结合,变现一种恬淡适意的情怀.这诗句的艺术张力较强,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读着这样的诗句,一些读者也会感到诗人的心事浩茫,寄托遥远,表现一种强压纷繁的思绪.
颔联使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对仗工整外,还采用了对面敷彩表现法,本为鸟在落日时飞上飞下,被诗人表现为“落日”在“鸟边”落下;本为人在秋原上心闲意静,诗人却说秋原在人心之外显得安闲.
颈联表面上写自己只能看到遥远的山林,而不见自己的屋檐,实际上表达的是心胸宽阔,视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记了身边的琐琐屑屑,忘记了人世间的纷纷攘攘,达到与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联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风道骨的境界,乘着明月,等着友人,门无须关,窗不必闭,一切适意,一切自然,何等闲适!整首诗突出一个“闲”字.写出了三层“闲”的境界.一为景闲,山林自在,鸟儿悠闲,秋原无扰.二为心闲,诗人在道友裴迪的亭台上,遥望远山,赏飞鸟落日,与山林相伴,一派安闲之境,一坏安闲之意.三为境闲,诗歌营造了一个安闲诗境,境界安闲,人心安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争斗的宁静心境与诗意境界.
(2)此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语言的基本能力.分析诗歌的情感主要从诗歌的抒情方式和诗中的重点词语入手,题目所选王维的这首诗歌,其表明情感的词语就是“闲”,所以从词语的角度很难找到突破口,因此要从抒情方式的角度进行分析,借景抒情,从景物的特征“闲景”,进而分析其中所表达的情感为“闲心”和“闲情”.
答案:
(1)①动静结合.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 描写.②寓情于景.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每条3分)
(2)闲,闲适、闲静之意,秋天的原野显得格外闲静,点出闲景、闲人、闲心,写出了诗人远离时速喧嚣的闲适之情.(5分)
赏析:
王维山水诗歌的特点,是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事流露出闲居生活中的闲适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肃,或幽寂冷清,表现一种对现实的漠不关心甚至禅学寂灭的思想情绪.这首诗表现的就是恬淡闲适之情.
诗人起句便写端居室中,显得宁静安闲,不与世间接触.端居室中,并不封闭,他眼望室外,遥望远山苍云,与云山自然结合,变现一种恬淡适意的情怀.这诗句的艺术张力较强,给人以广阔的联想空间.读着这样的诗句,一些读者也会感到诗人的心事浩茫,寄托遥远,表现一种强压纷繁的思绪.
颔联使用了独特的艺术表现手法,除了对仗工整外,还采用了对面敷彩表现法,本为鸟在落日时飞上飞下,被诗人表现为“落日”在“鸟边”落下;本为人在秋原上心闲意静,诗人却说秋原在人心之外显得安闲.
颈联表面上写自己只能看到遥远的山林,而不见自己的屋檐,实际上表达的是心胸宽阔,视野博大,寄情山水,早忘记了身边的琐琐屑屑,忘记了人世间的纷纷攘攘,达到与自然冥合的境界.
尾联回到人世,但不是世俗的人世,而是仙风道骨的境界,乘着明月,等着友人,门无须关,窗不必闭,一切适意,一切自然,何等闲适!整首诗突出一个“闲”字.写出了三层“闲”的境界.一为景闲,山林自在,鸟儿悠闲,秋原无扰.二为心闲,诗人在道友裴迪的亭台上,遥望远山,赏飞鸟落日,与山林相伴,一派安闲之境,一坏安闲之意.三为境闲,诗歌营造了一个安闲诗境,境界安闲,人心安闲,表现了诗人寄情山水、与友相谐,远离人世争斗的宁静心境与诗意境界.
看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题...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月夜忆乐天兼寄微之①刘禹锡今宵帝城月,一望雪相似。遥 2020-05-16 …
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月下独酌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 2020-06-11 …
阅读《月亮门里,月亮门外》,完成下列各题。①月亮门的概念最早源于我的童年记忆。小时候住在北方乡下, 2020-06-17 …
读下面文章完成各题。月到中秋①又是一年中秋时节。②窗外月光如泻,给大地披上了一层迷人的薄纱,显得宁 2020-06-22 …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月亮是乡村的一枚邮戳曹春雷①月亮是属于乡村的。乡村的月亮才是真正的月亮,而 2020-07-01 …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月光下的探访李汉荣①今夜风轻露白,月明星稀,宇宙清澈,月光下的南山显得 2020-07-16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下列各题。月迹贾平凹我们这些孩子,什么都觉得新鲜,常常又什么都不觉满足;中秋的 2020-11-22 …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月,阙也(有删节)张晓风“月,阙也”那是一本二千年前的文学专书的解释。阙 2020-11-25 …
表是影响我国的转向路径台风在各月份转向点位置的平均统计数据(注:月份下括号内数字为统计次数).如图为 2020-11-26 …
文言文阅读(22分,每小题3分,翻译题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月夜泛舟记吴敏树秋月泛 2020-12-1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