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历史-->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②尚同、尊天、非命、节用。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1)指出上述言论各出自哪一学派?结合所学知识,
题目详情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尚同、尊天、非命、节用。
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指出上述言论各出自哪一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学派出现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
---摘编自阎韬《孔子与儒家》(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能提出三民主义。你从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材料一 ①仁者,人也,亲亲为大。
②尚同、尊天、非命、节用。
③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
(1)指出上述言论各出自哪一学派?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以上学派出现的社会背景。
材料二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构建一套周密的社会秩序,他关注社会基层的日常言行、所作所为,希望从基层着手,改变家族与村落,建立一个理想的社会,因此,他重视儒学的普及化、通俗化,他编著《四书集注》,用理学重新解释《论语》《孟子》《中庸》,使理学通过“四书”而深入人心,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
---摘编自樊树志《国史十六讲(2)依据材料二,概括朱熹对儒学发展的贡献,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朱熹的历史地位。
材料三 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
---摘编自阎韬《孔子与儒家》(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孙中山为什么能提出三民主义。你从孙中山对待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中能得到什么启示?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仁者,人也,亲亲为大”、“尚同、尊天、非命、节用”、“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发生大变革;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为争霸极力网络人才;士阶层兴起,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阐述自己主张,形成不同流派;私学兴起.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等可知贡献有:用儒家经典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的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朱熹是理学额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巨大.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可得出原因:孙中山深刻的认识到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具有反清和改造中国的决心;接受过西方教育,考察过西方的经济、政治状况,对政治学说深有研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结合所学知识启示示例如下:批判传统中陈腐落后的方面,吸收优秀合理的成分;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结合.
故答案为:
(1)学派: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发生大变革;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为争霸极力网络人才;士阶层兴起,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阐述自己主张,形成不同流派;私学兴起.
(2)贡献:用儒家经典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的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地位:朱熹是理学额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巨大.
(3)原因:孙中山深刻的认识到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具有反清和改造中国的决心;接受过西方教育,考察过西方的经济、政治状况,对政治学说深有研究.启示:批判传统中陈腐落后的方面,吸收优秀合理的成分;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结合.
(2)第一小问:依据材料“ 朱熹把《大学》中的一些理论加以具体化、通俗化,上至国家的皇帝下至各个家庭的百姓”、“他编著《小学集注》,旨在教育青少年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他编著《论语训蒙口义》,对儿童的生活习惯提出了行为规范.”等可知贡献有:用儒家经典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的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如下:朱熹是理学额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巨大.
(3)第一小问:依据材料“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综合了西方多种流派的思想,结合民生史观”可得出原因:孙中山深刻的认识到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具有反清和改造中国的决心;接受过西方教育,考察过西方的经济、政治状况,对政治学说深有研究.第二小问:依据材料“他对保皇派的尊孔读经的滥调予以坚决的批判,但认为中国固有道德‘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仍有它的生命力,应该恢复并发扬光大”结合所学知识启示示例如下:批判传统中陈腐落后的方面,吸收优秀合理的成分;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结合.
故答案为:
(1)学派:①儒家;②墨家;③法家.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社会发生大变革;分封制瓦解,诸侯国为争霸极力网络人才;士阶层兴起,他们从各自立场出发,阐述自己主张,形成不同流派;私学兴起.
(2)贡献:用儒家经典重新解释儒家经典;将儒学通俗化、普及化;用儒学规范人们的行为;重视在青少年中普及儒学.地位:朱熹是理学额集大成者,对儒学的发展和普及贡献巨大.
(3)原因:孙中山深刻的认识到清政府的卖国、专制和腐败;具有反清和改造中国的决心;接受过西方教育,考察过西方的经济、政治状况,对政治学说深有研究.启示:批判传统中陈腐落后的方面,吸收优秀合理的成分;将西方民主思想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合理结合.
看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为什么最早的城市出现在四大文明古国 2020-05-14 …
一只出现在四川广元的小虫子,短短数天,就把全国的柑橘市场搅得一片寒彻.据08年lO月28日《人民日 2020-07-10 …
将1~8这八个自然数分别填入下图中的八个○内,使四边形每条边上的三个数之和都等于14,且数字1出现 2020-07-10 …
我们三人都出生在四月份用英语怎么说 2020-07-24 …
有学者评价中国古代政治文明时说:“强迫性的等级制度是建立在主动性、情感性的亲情关系之上的”.能用来 2020-07-28 …
(1).北宋时期出现在四川地区的货币是什么?(2).唐朝最繁荣时期流同的货币是什么?(3).秦 2020-07-28 …
我出生在四月.Iwasborn. 2020-08-03 …
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不学礼,无以立”。材料二他生活在战国末期, 2020-11-07 …
谁生活在战国末年,又是荀子的学生,他强调“法治”,并提出“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的 2020-11-07 …
“冬尽春来”是不是一个成语?要带一组反义词的哦……额……这个题是出现在四川省绵阳市花园小区实验小学4 2020-11-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