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1)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寄寓诗人怎样的情感?(2)试分析尾联在全诗中

题目详情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1)颔联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寄寓诗人怎样的情感?(2)试分析尾联在全诗中的作用。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青云未得平行去, 梦到江南身旅羁。   这首诗,是诗人旅居洋州时写的。洋州,今陕西洋县,在汉水北岸。   首句以“非我有”扣诗题“旅次”,说明举目所及都是异地之景,托出自己落泊失意、他乡作客的境遇,透露出一种悲凉的情调。次句写诗人触景而起对家乡的怀念。身处异地而情怀故乡,不难想见其失意之状和内心的苦涩。“举目”、“思量”是诗人由表及里的自我写照,抬首低眉之间,蕴含着深沉的感伤。   第二联写鹤从高空向孤屿盘旋而下,蝉鸣未止,拖着尾声飞向别的树枝。诗人写景寄情,即以鹤蝉自况,前者脱俗,后者清高。这是说自己空有才学,不能凌云展翅,占枝高鸣,却落得个异地依人、他乡为客的境地,犹如这鹤投孤屿、蝉过别枝一般。一个“投”字,一个“过”字,一个“孤”字,一个“别”字,寄寓着怀才不遇的身世之慨,自怨自艾,自悲自叹,却又无可奈何。   “鹤盘远势投孤屿,蝉曳残声过别枝”,这两句前人十分称道,被认为是齐梁以来所未有过的佳句。(见尤袤《全唐诗话》)从写景角度而言,诗人眼耳并用,绘形绘声,传神逼真,对蝉声的描写更有独到之处。骆宾王诗“西陆蝉声唱”,许浑诗“蝉鸣黄叶汉宫秋”,黄庭坚诗“高蝉正用一枝鸣”,都写蝉在通常情况下的鸣叫;而方干此诗,则是蝉在飞行过程中的叫声,不仅蝉有动势,而且声有特色:诗人捕捉的是将止而未止的蝉声,这种鸣叫有独特的声响和音色,能诱发读者的想象。一“曳”字用得新颖别致,摹状精切传神,前所罕见。   第三联:“凉月照窗攲(qī欺)枕倦,澄泉绕石泛觞迟”。前一句写月夜独处。一个“凉”字,一个“倦”字,极写诗人的冷寂凄清,孤独无聊。后一句变换场景,写饮宴泛觞的场面。泛觞是一种游戏,古时候,园林中常引水流入石砌的曲沟中,宴会时,把酒杯放置水面,任其漂浮,飘到谁的面前,就该谁饮酒。饮宴游戏,高朋满座。诗人置身于这热烈气氛之中,却神游于此情此景之外,他对着那在水池中慢慢流动的酒杯呆呆地出神,显出一幅寡言少欢的神态。“泛觞迟”的“迟”字,既写景,又出情。   这一联,以月明之夜和宴乐之时为背景,用反衬的手法,表现诗人的自我形象。上下两句场景虽然不同,人物形象如一,显示出难以消解的情怀,却又藏而不露。直到第四联,作者才将内心的隐痛和盘托出。   “青云未得平行去,梦到江南身旅羁”,遗撼啊,仕途多阻,未能平步青云。虽然做梦都梦到江南故乡,而此身却在异地作客。末句以“身旅羁”和首句的“非我有”相照应,又回扣诗题的“旅次”二字。结构严谨。   从全诗的艺术风格来看,这一联显得过分率直而欠含蓄。不过,由于有了前面一系列的铺垫和渲染,倒也使人觉得情真意切。大概方干对自己功名不就,耿耿于怀,如鲠在喉,但求一吐为快吧。
看了 《旅次洋州寓居郝氏林亭》(1...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夜雨寄北)诗人表达的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翼的名句是?诗人表达的思念深情化为重聚希翼的名句是:诗人:  2020-04-09 …

紧急古诗词问题古代诗人如苏轼、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驰骋疆  2020-07-02 …

表达诗人为国立功的情怀的诗句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  2020-07-02 …

古诗文填写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  2020-07-11 …

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的部分。(1)《离骚》是一首伟大的抒情长诗,诗中有许多诗人直抒胸臆、表明  2020-07-24 …

下列各项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渊明,东晋诗人,世称“靖节先生”,是我国古代第一位田园  2020-07-28 …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由于诗人表现在诗中的情,往往都经过了一个外化、物化、客观化的过程,也就  2020-11-20 …

古今中外,许多作家或诗人常采用借物喻人的手法写文章或作诗。我们曾经学过郑燮的《竹石》就是一例。宋朝爱  2020-11-29 …

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词中都曾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金戈铁马,驰骋疆场,  2020-12-09 …

古代诗人如苏轼,岳飞,辛弃疾,陆游等,在诗中都表达过一种挥之不去的情怀马驰骋疆场为国立功,请写出这四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