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
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
审美过程当中,由于审美者面对的是富有吸引力的、启发性的一种美的形象,所以会自然地唤起对事物的种种联想和想像。这些联想和想像是在对审美对象有所感受、有所理解的基础上产生的,它们反过来又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联想和想像的作用在中国历来是被强调的。比如中国古代诗论,一概强调写诗要有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你写了一个象,你要使人想到这个象外面还有丰富的形象。这是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在审美过程当中,欣赏语言艺术是要通过再造想像的。再造想像就是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譬如一个建筑师拿到一个建筑设计图,想像未来的高楼大厦是什么样的,这就叫再造想像。再造想像很重要,白纸黑字,要讲形象感,它似乎比戏曲和电影差远了。你这不是白纸黑字吗?他那不是表演吗?穿得花花绿绿的,还带动作,应该是那个形象感强得多。恰恰相反,名著改成电影或者戏剧,从来只有一个反应:没有原著好看。白纸黑字通过再造想像,它给你的形象感丰富得多。“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二十八个字,往你眼前一摆,一幅生动的乡土民俗风情画就展现在你面前。
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通过再造想像。有的人看书囫囵吞枣,根本没有把握住再造条件是什么,脑子里也没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走马观花,囫囵吞枣,那就不叫艺术欣赏。特别是读中国的诗词曲赋,这些语言艺术作品含有更大的特殊性,因为它有很多典故,如果你的文化素养能够通晓,那么这个典故不但有形象感,而且还能够引发联想想像。典故本身就构成形象:“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它的本身就有形象,但同时也有典故。假如你没有这个文化知识来理解它,你对这个诗所反映的这个形象也不理解,在诗中的关系也就更不理解。所以我说要提高联想想像能力,要增加生活经验,要增加文化知识。
(选自金开诚《艺术审美的心理机制》,有删改)
12.下列各句对审美过程中的“联想”和“想像”的理解,符合文意的两项是(6分)
A.美的形象会自然地唤起审美者的联想和想像。
B.联想和想像产生的基础是对审美对象要有深刻的感受和理解。
C.联想和想像会加深对审美对象的感受和理解。
D.在中国历来做什么都强调联想和想像的作用。
E.联想和想像正体现了审美的主观能动性。
13.下列各句表述不符合文意的是(3分)
A.根据语言、符号、图样的描述和指示,在头脑中构想相应的形象,就是再造想像。
B.语言艺术的审美必须通过再造想像。
C.艺术欣赏不能走马观花,囫囵吞枣,脑子里必须出现有关的人物形象。
D.诗词曲赋中的典故形象可感,所以能够引发联想想像。
14.结合文本内容,说说语言艺术审美的再造想像,需要哪些“再造条件”。(4分)
15.为什么有人觉得名著改编成影视作品不如原著好看?请根据文本内容概括分析其主要原因。(5分)
面积法是解决数学问题的重要方法之一,请结合面积法完成下面问题:(1)利用图1所示图形的面积,可说明 2020-04-09 …
求一道电学题的详细解题过程和计算结果,有一用电器标有“3V,3.6W”字样.如果把它接在4.5V的 2020-04-25 …
一个关于逆否命题的问题数学命题”全等三角形一定是相似三角形“的逆否命题是A.不全等三角形一定不是相 2020-04-26 …
问个数学极限方面的题:求极限limx^n-1/x-1(n为正整数)x->1请详细解释作题的基础知识 2020-05-14 …
关于C语言算法的一个问题《C程序设计》(第四版)中有一例题例2.3判定2000—2500年中的每一 2020-05-16 …
求以我和书为话题的一篇作文里面要有:为了看书,我常常废寝忘食.记不清有多少个中午为了看书,我忘记了 2020-05-16 …
王顾左右而言他的一些练习孟子听出了几个问题,分别从.,.,.三个角度提问,从文中可以看出孟子是一个 2020-06-13 …
阅读并回答问题。一位父亲喜欢在每天工作之前,到酒馆喝上一杯,这已成为他的习惯。在一个大雪纷阅读并回 2020-06-21 …
应用写作、2、多项选择题:3.标题的一般要求:()A、准确B、简明C、显豁D、生动E、具体4.标题 2020-07-02 …
noip第13届普及组初赛试题的一题不会,(子集划分)将n个数(1,2,…,n)划分成r个子集.每 2020-07-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