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
某温度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中所给数据进行分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反应从开始至2分钟末,用Z的浓度变化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
(3)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写最简整数比,下同),n 始 :n 平 = 10 .
(4)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之比,α(X):α(Y)= .
(5)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为 (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6)反应达到平衡后,下列措施能加快化学反应速率的有 (填序号,多选或少选无分).
A.增大反应物的浓度 B.升高温度 C.使用正催化剂
(7)下列叙述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多选或少选无分).
A.X、Y、Z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1:2
B.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C.单位时间内每消耗3mol X,同时生成2mol Z
D.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
E.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
考点:
化学平衡的计算;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
(1)判断出反应物和生成物,根据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剂量数之比确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根据v=计算反应速率; (3)在相同温度下,依据图象计算起始气体物质的量和平衡状态气体物质的量,得到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 (4)转化率=×100%; (5)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0.7mol+0.2mol=1.8mol,Z物质的量0.2mol,计算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 (6)根据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条件分析,改变条件平衡向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进行; (7)根据化学平衡状态的特征解答,当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物质的浓度、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衍生的一些量也不发生变化,解题时要注意,选择判断的物理量,随着反应的进行发生变化,当该物理量由变化到定值时,说明可逆反应到达平衡状态.
(1)在反应中,X、Y的物质的量逐渐减小,Z的物质的量逐渐增大,则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相同时间内物质的量的变化比值为:c(Y):c(X):c(Z)=(1.0﹣0.9):(1.0﹣0.7):0.2=1:3:2,化学反应中物质的量变化之比等于化学剂量数之比,则化学方程式为Y+3X⇌2Z, 故答案为:Y+3X⇌2Z; (2)反应开始至2min,气体Z的平均反应速率为v===0.05mol/(L.min),故答案为:0.05mol/(L.min); (3)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0.7mol+0.2mol=1.8mol, 起始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1.0mol+1.0mol=2.0mol, 原混合气体与平衡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之比=2.0:1.8=10:9, 故答案为:10:9; (4)X转化率=×100%=×100%=30% Y转化率=×100%=×100%=10% 达到平衡时,X和Y的转化率之比,α(X):α(Y)=30%:10%=3:1, 故答案为:3:1; (5)反应达平衡时,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为:0.9mol+0.7mol+0.2mol=1.8mol,Z物质的量0.2mol,平衡时,Z的体积分数=×100%=11.1%, 故答案为:11.1%; (6)2min末达到化学平衡状态;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升高温度、使用正催化剂都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故答案为:ABC; (7)A、物质的量之比为1:3:2,而不是量之比不变,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体积分数变化,混合气体的压强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三者的浓度不再变化,达到了平衡,故B正确; C、单位时间内生成2mol Z,则要消耗3mol X,未体现正与逆的关系,不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故C错误; D.反应前后气体质量始终不变,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D错误; E.反应前后气体物质的量分数改变,当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不随时间的变化而变,说明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E正确; 故选BE.
点评:
本题考查了化学平衡影响因素分析,平衡计算应用,该题通过图象中物质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考查化学平衡的移动、化学反应速率计算,综合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题目难度中等.
同一时期在海洋上形成的砂岩→页岩→石灰岩在水平方向上是从浅海到深海依次排列的.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 2020-05-16 …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育种方法得到不断改进.下图所示的育种方法属于()A.单倍体育种B.多倍体育种C 2020-05-16 …
某实验小组按照图甲所示的电路图,规范操作,准确测量,得到一系列数据,如图乙中的散点K1.同学们为了 2020-07-20 …
你了解水陆两用坦克吗?水陆两用坦克的车体比普通坦克要大,呈船形,也有两条履带,在水中能像船一样航行, 2020-11-08 …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cm滴有一滴酚 2020-11-30 …
小红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 2020-11-30 …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 2020-11-30 …
小明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 2020-11-30 …
小王将C装置进行改进.如图D所示.①此实验的现象是.②待完全反应后,将装置D置于天平上称重,所得数据 2020-12-12 …
某同学对探究分子性质的实验(图1)进行了改进.如图2所示,试管丁、戊中各有一张每隔2厘米滴有一滴酚酞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