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看电视与读书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象化的教科书。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
题目详情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
看电视与读书
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象化的教科书。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愉快轻松地接受教育。它还具有课堂分散、授课和听课时间自由随意等诸多优点--不过这可能只是极少数教育学家一厢情愿的说法。
②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知识性内容。问题是在那小小屏幕上,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使那些本已有限的知识信息,变得庞杂浮泛而空泛,似有若无。而事实上,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甲】
③退一步说,即使电视中的知识很深刻很丰富很完美,然而它传达知识的方式,还是带着先天不足,那就是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乙】
④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然而如今电视却有了鹊巢鸠占的趋势,电视如此强大,它差不多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垮了戏剧舞台,然而戏剧、电影和电视同属娱乐文化,百家争鸣尚不必介意。
⑤需要介意的是书。虽然电视还没能挤垮书籍市场,各地的出版社似乎都繁荣兴盛,薄的厚的成本大套的都在出。统计资料表明,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理由很简单,就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了读书,至少现在还不能。即使将来大家都上网读书,那也和上网看电视绝不能等同。
⑥真正给我们知识的还是书,只有书。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者专家,任何一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靠看电视看成气候的。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⑦在电视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倡读书,特别是青少年。成年人职务劳形家事劳心,8小时之外为求缓舒心神,少读一些就罢了,想看电视就看去吧。但是,对青少年而言,书就显得更为重要。丙】孜孜不倦吸取知识时,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
⑧所以,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1)根据上下文,可以替换第④节加点词语“鹊巢鸠占”而使文意不变得一项是___
A、分庭抗礼 B、喧宾夺主 C、不相上下 D、独占鳌头
(2)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电视作为活动图象化的教科书所具有的那些优势和特点。
B、作者认为大多数电视节目无法承担教科书的责任是因为知识有限,干扰过多。
C、作者坚定的认为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且永远不会改变。
D、作者认为成年人的读书与看电视不必苛求,但青少年一定要少看电视多读书。
(3)第⑤节画线句“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时 代的大趋势”具体内容是___
(4)阅读以下补充材料: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电视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可见,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对身心健康发展并无益处。
上述材料插入上文___处(从“甲”、“乙”、“丙”中任选一处)最合适,理由是
___。
(5)作者认为“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特别是对青少年,结合第⑦节,说说书对青少年的作用有:①___;
②___。(写出两点即可)
看电视与读书
①从教育学的角度看,电视是一种活动图象化的教科书。从来没有一种教学活动能像电视这样,使受教育者如此自觉自愿愉快轻松地接受教育。它还具有课堂分散、授课和听课时间自由随意等诸多优点--不过这可能只是极少数教育学家一厢情愿的说法。
②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我这样说,并不是认为我们的电视节目完全没有知识性内容。问题是在那小小屏幕上,嬉笑怒骂插科打诨,使那些本已有限的知识信息,变得庞杂浮泛而空泛,似有若无。而事实上,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甲】
③退一步说,即使电视中的知识很深刻很丰富很完美,然而它传达知识的方式,还是带着先天不足,那就是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乙】
④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具有无法取代的位置。然而如今电视却有了鹊巢鸠占的趋势,电视如此强大,它差不多已经不费吹灰之力地搞垮了戏剧舞台,然而戏剧、电影和电视同属娱乐文化,百家争鸣尚不必介意。
⑤需要介意的是书。虽然电视还没能挤垮书籍市场,各地的出版社似乎都繁荣兴盛,薄的厚的成本大套的都在出。统计资料表明,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我以为,这不是一个好的趋势。理由很简单,就是看电视不能代替了读书,至少现在还不能。即使将来大家都上网读书,那也和上网看电视绝不能等同。
⑥真正给我们知识的还是书,只有书。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从来没有听说过哪里的学者专家,任何一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是靠看电视看成气候的。从前没有,今后也不会有。
⑦在电视无所不在的时代,我们还是要提倡读书,特别是青少年。成年人职务劳形家事劳心,8小时之外为求缓舒心神,少读一些就罢了,想看电视就看去吧。但是,对青少年而言,书就显得更为重要。丙】孜孜不倦吸取知识时,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
⑧所以,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
(1)根据上下文,可以替换第④节加点词语“鹊巢鸠占”而使文意不变得一项是___
A、分庭抗礼 B、喧宾夺主 C、不相上下 D、独占鳌头
(2)对上文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___
A、绝大多数人并不认同电视作为活动图象化的教科书所具有的那些优势和特点。
B、作者认为大多数电视节目无法承担教科书的责任是因为知识有限,干扰过多。
C、作者坚定的认为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且永远不会改变。
D、作者认为成年人的读书与看电视不必苛求,但青少年一定要少看电视多读书。
(3)第⑤节画线句“一多一少,表明了时代大趋势”,联系上下文,我们可以推断出这个“时 代的大趋势”具体内容是___
(4)阅读以下补充材料:
《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中国网和新浪网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当下的电视节目,71%的受访者认为“大多不适合孩子观看”,可见,青少年过度沉浸在娱乐化的环境中,对身心健康发展并无益处。
上述材料插入上文___处(从“甲”、“乙”、“丙”中任选一处)最合适,理由是
___。
(5)作者认为“电视要看,不可多看;书一定要读,读得越多越好。”特别是对青少年,结合第⑦节,说说书对青少年的作用有:①___;
②___。(写出两点即可)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考查的是对语句的理解和对成语的理解,第④节加点词语“鹊巢鸠占”的意思是电视侵占了书在人的知识获取途径中的位置;再看四个选项,“分庭抗礼”意思是实力相当可以抗衡,错误;“喧宾夺主”是说次要的事物占了原来主要的事物的位置,与原词一致;“不相上下”是说水平相当,错误;“独占鳌头”指的是第一名,错误.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根据第六段“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可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3)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根据“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可知,读书与看电视的时间相比一个少一个多,这就是时代的趋势.意思对即可.
(4)这道题考查的是论据的使用,首先明确所给的材料的内容,这则材料说的是大多电视节目不适合孩子看;再看甲乙丙三处,甲处论证的是“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乙处论证的是电视“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丙处论证的是“书就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材料与甲处论证的内容是一致的.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细读第七段,根据“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将句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改写成通俗平实的语言解答即可.
答案:
(1).(3分)B
(2).(3分)C
(3).(4分,分别明确“读书”与“看电视”时间的变化,各占2分)即便书越出越多,但人们本该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看电视的时间却越来越多.
(4).(共3分)甲(1分) 理由是:与第②节“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这一观点紧密关联;而且也证明了“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2分)
(5).(共4分,每点2分)①求知时,能够从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②开创事业时,从书中能够得到需要的方法和策略,给予你保障和依靠;③遇到挫折困难时,书可以指明方向;④骄傲自满时,书能够起到提醒和告诫的作用;⑤迷失人生方向时,书可以给予你力量,并且引导你追求梦想.(写出其中两点,意到即可)
故选B.
(2)本题主要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分析,根据第六段“书是不可取代的获取知识的第一途径”可知C选项的说法是错误的.
(3)这道题主要考查的是对重要语句的含义的理解,联系上下文,根据“我们现在每年出的书,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多得多.但是我们现在识字人的读书时间,比从前任何时候都少得多,与看电视的时间是此消彼长”可知,读书与看电视的时间相比一个少一个多,这就是时代的趋势.意思对即可.
(4)这道题考查的是论据的使用,首先明确所给的材料的内容,这则材料说的是大多电视节目不适合孩子看;再看甲乙丙三处,甲处论证的是“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乙处论证的是电视“不便于反复阅读,不便于记忆和理解,所以无法同书相提并论”,丙处论证的是“书就显得更为重要”,由此可见,材料与甲处论证的内容是一致的.
(5)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提取,细读第七段,根据“书是他们的美味面包,攀登学业高峰时,书是他们的登山手杖,遭遇风沙陷入迷途时,书是他们的指南针,获得成绩忘乎所以时,书是他们的清醒剂,陷于迷惘、生命之路不知所向时,书是方向舵、罗盘仪”,将句中生动形象的语言改写成通俗平实的语言解答即可.
答案:
(1).(3分)B
(2).(3分)C
(3).(4分,分别明确“读书”与“看电视”时间的变化,各占2分)即便书越出越多,但人们本该花在读书上的时间却越来越少,看电视的时间却越来越多.
(4).(共3分)甲(1分) 理由是:与第②节“时下的大多数电视节目也承担不起教科书的责任”这一观点紧密关联;而且也证明了“真正适合青少年观看的节目确实也不多”.(2分)
(5).(共4分,每点2分)①求知时,能够从书中获得丰富的知识;②开创事业时,从书中能够得到需要的方法和策略,给予你保障和依靠;③遇到挫折困难时,书可以指明方向;④骄傲自满时,书能够起到提醒和告诫的作用;⑤迷失人生方向时,书可以给予你力量,并且引导你追求梦想.(写出其中两点,意到即可)
看了 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各题看电视...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人类的平均视觉是由110度到120度是什么意思?有人说人类的平均视觉是由110度到120度.我想知 2020-05-13 …
是带点仰视的角度好,还是带点俯视的角度呢?还是平视的角度. 2020-05-21 …
三视图中实线是怎样产生的比如曲面的平面视图除了轮廓就没有实线,而锥体与曲面相接的平面视图上在相接处 2020-06-15 …
为什么视力测试表上要用“E”字?视力表是根据视角的原理设计的.所谓视角就是由外界两点发出的光线,经 2020-06-22 …
Maya2011的四视图Maya2011的四视图中的3个都同时显示一个视图(比如说:右下角的那个视 2020-06-30 …
如图为眼球的结构模式图,请分析并回答24-28题:光线进入眼球的先后顺序是()A.视网膜→角膜→晶 2020-07-02 …
光线从外界进人眼内,经过的途径正确的顺序是()A.巩膜--瞳孔--角膜--视网膜B.虹膜--脉络膜 2020-07-02 …
请问这句话说得对吗?“中国的世界史应该放在世界的角度来考察,这是拓宽研究视角的主请问这句话说得对吗 2020-07-03 …
观察景物作文300字从不同的角度观察一处景物,或远看,或近视,或仰视,看看景物在你眼中有怎样的变化 2020-07-09 …
剖视图在第一角视图和第三角视图中画法和看法有无区别?有无相关材料?但都不要我想要的答案,我说的是剖 2020-07-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