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都向本国方面发表了对对方的评估。李鸿章告诉总理衙门:伊藤博文“久

题目详情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
   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后,双方都向本国方面发表了对对方的评估。李鸿章告诉总理衙门:伊藤博文“久历欧美各洲,极力模仿,实有治国之才。……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此中土之远患而非目前之近忧,尚祈当轴诸公及早留意是幸。”伊藤博文则认为:有人担心“三年后中国必强,此事直可不必虑,中国以时文取文,以弓矢取武,所取非所用;稍为更变,则言官肆口参之。虽此时外面水陆军俱似整顿,以我来看,皆是空言。缘现当法事甫定之后,似乎发奋有为,殊不知一二年后,则又因循苟安,诚如西洋人所形容中国所说又‘睡觉’矣。”
   1895年3月,两人又有一番对话。伊藤博文说:“十年前我在天津时,已与中堂论及,何至今一无变更?本大臣深抱歉。”李鸿章回答说:“维时闻贵大臣论及此,不胜佩服,且感佩贵大臣力为变革俗尚……我国之事,囿于习俗,未能如愿以偿。……今转瞬十年,依然如故,本大臣更为抱歉,自惭心有余力不足而已。贵国兵将,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异。此次本大臣进京,与士大夫相论,亦有深知我国必宜改变方能自立者。”
--《李鸿章传》
问题:
(1)对照二人的对话时间,当时中日两国分别处于怎样的历史变革时期?
(2)比较上述两段对话,概括二人对于对方国家发展的认识。
(3)你如何理解两人的对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小问依据材料中的时间“ 1885年2月”、“1895年3月”,结合中国和日本的时代可知,中国正在进行洋务运动;日本进行明治维新.
(2)本小问的认识,依据材料中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内容可知,伊藤博文认为中国发展因循守旧:教育制度落后,军事技术落后,守旧势力强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层次.李鸿章认为日本能够迅速走向富强,能够全面认真的学习西方,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3)本小问的理解,依据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内容,从现代化的角度的高度,从两人的对话中归纳出两国对现代化的不同抉择所带来的不同命运.在中日两国现代化的实践的历史进程中,各自对对方的认识反映出各自历史命运背后的社会环境的巨大差异.他们的对话一方面反映了时代大潮中日本的与时俱进,现代化的改革全方面开展并取得积极的成果;另一方面,也折射出中国在时代大潮下,因循守旧,片面开展改革而导致的失败.
故答案为:
(1)中国:洋务运动;日本:明治维新.
(2)伊藤博文认为中国发展因循守旧:教育制度落后,军事技术落后,守旧势力强大,传统观念根深蒂固;洋务运动只学西方器物层次.
李鸿章认为日本能够迅速走向富强,能够全面认真的学习西方,实现了“脱亚入欧”的目标.
(3)参考例文:
近代以降,西力东侵.面对共同的“千年未有之变局”,李鸿章和伊藤博文作为领军人物,带领各自的国家在近代化赛道上一路追赶.但甲午一战,一悲一喜.两人在不同时期的对话和评估给了我们耐人寻思地追思与成败的探求.
面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中国和日本应对西方文明的冲击作出了不同的反应.日本举国喊响了全面“脱亚入欧”的口号,掀起了一浪又一浪“文明开化”的狂潮.兵将训练,“悉照西法,训练甚精;各项政治,日新月异.”中国力推洋务运动,练兵制器.在1885年的双方谈判后,李鸿章从对伊藤博文的个人分析上较为清楚地看到了“大约十年内外,日本富强必有可观”,也预见了对中国必将形成隐忧.但很遗憾的是,李鸿章认为这“非目前之近忧”,而是“远患”.相对而言,伊藤博文却洞见了中国的诸多弊病和走向.看到了强大的传统力量和落后的社会制度桎梏着中国的前行和奋起.天下滔滔,多是泥古不化之士.“因循苟安”的士大夫怎能会打造出“三年后中国必强”的局面呢,所以“直可不必虑”.两人的各自评估显示了,相较于同时期的中国士大夫高出一筹的李鸿章,在与伊藤博文相比识见上稍逊一筹.这也预示着中日两国近代的歧途已定.
甲午战争作为试金石,给出了中日两国现代化的不同结局.在此历史语境下,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再一次进行了交谈.作为胜利者姿态出现的伊藤博文只能是对中国十年间“一无变更”而表示“深抱歉”,但是李鸿章的回答却给了我们深刻的反思.固然,作为洋务运动“改革总策划”的李鸿章,已体认到一种“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危机感和时代变化.但是,封建专制和文化传统所培育出“尚礼仪不尚权谋”的麻木愚昧,使得整个晚清的中国近代化,都是在畸形的轨道上爬行.李鸿章所抱怨的弥漫于中国朝野的保守思想和守旧势力对近代化运动的阻挠破坏无疑是重要原因.但是,时代的局限和专制体制的高压也注定了李鸿章只能是孜孜以求于西方的“器物”,而对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观念全然昧惑.因此而言,李鸿章可以说是败给了日本,也可以说是败给了自己祖国的腐败和国民的愚昧.
二人的对话,让我们总结出了面对着强势的西方工业文明,所做出的变革必须是全方位的开展,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只能是铸出一悲一喜的现代化歧路.
看了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188...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回答后面问题。首都师范大学教授侯会近日发表两篇博文,讨论有关《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2020-06-25 …

伊藤博文与李鸿章的对话1885年2月,日本政府伊藤博文来华,与李鸿章就朝鲜问题进行谈判,谈判结束之  2020-07-20 …

小李从某科技公司离职后,在博客中以该公司老总王某为对象,发布多篇带有侮辱性字眼的博文,博文不仅被多家  2020-11-07 …

说明文阅读。(13分)太原博物馆①太原博物馆位于长风文化商务区中央文化岛上,它东望汾河,西依新开掘的  2020-11-11 …

(2010•常德)“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五湖四海的人欢聚上海,感觉世博  2020-11-12 …

2011年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这一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是党和政府在时期  2020-12-01 …

2011年3月1日,中国国家博物馆改扩建工程竣工,这一工程于2007年3月正式动工,是党和政府在时期  2020-12-01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式生命王博精神总是要依附形体的,谈国学的精神和中国人的生命也是这样  2020-12-17 …

读下面的语段,完成(1)~(3)题。博物馆总是给人庄重、严肃、墩厚的印象,可英国一家博物馆却另辟蹊径  2020-12-24 …

“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上海世博会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五湖四海的人欢聚上海,感觉世博。5月24日至5月  2020-12-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