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重别梦得重答柳柳州柳宗元

题目详情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重别梦得                              重答柳柳州
               柳宗元                                刘禹锡
        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    弱冠同怀长者忧,临岐回想尽悠悠。
        皇恩若许归田去,晚岁当为邻舍翁。    耦耕若便道身老,黄发相看万事休。
(1)这两首诗与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写到了“歧路”,三位诗人在面对“歧路”时
所想的内容有何不同?
(2)这两首诗表达了诗人哪些相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解析:(1)此题要准确作答,首先要回忆《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在京城长安送别一位姓杜的朋友到蜀地任县令时所作的抒情诗.诗中有言“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是诗人劝慰友人不要为远别而悲伤.虽然远隔天涯,但友谊不会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淡薄,他们的心是连在一起的.虽为送别诗,但全诗却无伤感之情,诗人的胸襟开朗,语句豪放清新,委婉亲切,表现了友人间真挚深厚的友情.
(2)无论是解答第一小问“诗人在面对‘歧路’时所想的内容”,还是回答第二小问中诗人的情感,都要在充分理解诗歌具体内容的基础之上,联系作者的生平、理想追求,诗歌的写作背景等进行分析.从诗歌内容来说,柳诗中的“二十年来万事同,今朝歧路忽西东”中的“万事同”“忽西东”,都言及的是转瞬别离的惊心;刘诗中“临歧回想尽悠悠”,说明作者在面临分别的时候,不自已地想起了与柳宗元的往事,并在诗歌末尾劝慰友人. 从写作背景上来看,《重别梦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和刘禹锡二人在唐德宗贞元九年(793年)同时进士及第,踏上仕途.二十多年来,他们在永贞改革的政治舞台上“谋议唱和”、力革时弊,后来风云变幻,二人同时遭难,远谪边地;去国二十年以后,唐宪宗元和九年(814年),柳宗元和刘禹锡同时奉诏从各自的贬所永州、朗州回京,次年三月又分别被任为远离朝廷的柳州刺史和连州刺史,一同出京赴任,至衡阳分路.面对古道风烟,茫茫前程,二人无限感慨,相互赠诗惜别.柳宗元共作诗三首赠刘禹锡,这是第二首,故题名《重别梦得》,刘禹锡回赠柳宗元的便是这首《重答柳柳州》.
答案:(1)柳诗中诗人面对“歧路”时想到的是光阴飞逝、转瞬别离的惊心; 刘诗中诗人面对“歧路”想到的是往昔的经历; 王诗中诗人面对“歧路“想到的是对朋友的劝慰,只要友谊常在,也会天涯咫尺.
(2)归隐田园的思想; 对仕途不顺的无奈宽慰; 对朝廷不公的激愤讽刺; 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作者简介:柳宗元(公元773年-公元819年),字子厚,汉族,河东(现山西运城永济一带)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散文家和思想家世称“柳河东”、 “河东先生”,因官终柳州刺史,又称“柳柳州”.柳宗元与韩愈并称为“韩柳”,与刘禹锡并称“刘柳”,与王维、孟浩然、韦应物并称“王孟韦柳”.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 之称,与柳宗元、韩愈是宦海沉浮的好友,交往甚密.
译文:《重别梦得》:二十年来我们俩人历经沧桑患难相同,今天忽然身处歧路各自西东如果皇恩浩荡允许回家种地,就让我们在晚年时日夕相处做邻居老翁.
赏析:《重别梦得》这是唐宪宗元和十年(815年)柳宗元在衡阳与刘禹锡分手时赠给刘禹锡三首诗中的一首.此诗先概括柳、刘二人共同经历的宦海浮沉和人世沧桑,再抒写转瞬又离别的悲伤,然后强忍悲痛,掩藏对前途的不祥预感,以安慰的口气与朋友相约.全诗融过去、现时和将来于一体,以直抒离情构成真挚感人的意境,寓复杂的情绪和深沉的感慨于朴实无华的艺术形式之中,语淡情浓,耐人讽诵.
看了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两首唐...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七年级下册人教版语文课本的第237-238的两首古诗分别是哪两首?  2020-05-13 …

苏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古诗两首)古诗两首都是七言绝句,两首古诗都是什么诗歌?外加:::是那个石灰吟和  2020-05-17 …

求苏教版六下语文20课古诗两首题目(要自己出题目,附答案)两首古诗分别是《石灰吟》和《墨梅》,问题  2020-05-17 …

龟虽寿,浣溪沙后面两首古诗是什么求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两首古诗,第一单元的两首是龟虽寿,浣溪沙,第  2020-06-11 …

三、词语积累。这两首古诗都是描写大好春光的。特别是《游园不值》这首诗,作者由一枝红杏想到了满园春色,  2020-11-04 …

梳理探究(1)在中国上古时代,姓和氏是有分别的。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妇人称,男子称。(2)请阅读下面两  2020-11-21 …

阅读下面这两首古诗,回答问题。古离别韦庄晴烟漠漠柳毵毵①,不那②离情酒半酣。更把玉鞭云外指,断肠春色  2020-11-24 …

写出两首古诗写出两首关于送别内容的诗,都是一个诗人写的,一首写诗人送好友的情景,一首诗朋友送诗人的情  2020-11-25 …

谁知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是由作者从哪首古诗的诗句改写的?“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  2020-12-02 …

谁会这道题: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阅读下面两首古诗,完成(1)(2)两小题.送人之松江宋·俞桂西风萧瑟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