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有什么有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吗事例
题目详情
有什么有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吗
事例
事例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有一次,列宁同志下楼,在楼梯狭窄的过道上,正碰见一个女工端着一盆水上楼.那女工一看是列宁,就要退回去给让路.列宁阻止她说:“不必这样,你端着东西已走了半截,而我现在空手,请你先过去吧!”他把“请”字说得很响亮,很亲切.然后自己紧靠着墙,让女工上楼了,他才下楼.这不也是良好文明礼仪的体现么?这里我不想过多地举伟人的例子,因为这很容易令大家产生一种错觉:认为文明礼仪只是伟人、名人才具备,那么我们将无需为自己或多或少的不文明言行而愧疚;或者认为即使践行了文明的要求,也并不因之成为伟人、名人.我们不但要有讲道德的大人物,我们更需要一群有道德的民众.一个社会的公共文明水平,可以折射出一个社会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一个人如果不遵守社会文明,小的会影响自身形象,大的会影响国家声誉.在清朝的时候,大臣李鸿章出使俄国,在一公开场合,恶习发作,随地吐了一口痰,被外国记者大加渲染、嘲弄,丢尽了中国人的脸.这是一个不遵守社会文明的历史教训.公共文明是社会意识的一种体现,而公共文明又建立在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之上.试想一下,如果有人不注重自身的文明修养,他会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吗?个人文明礼仪是根、是本.人要有良好的公共文明必须先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所以鲁迅先生说:“中国欲存争于天下,其首在立人,人立而后凡事举.”“立人”的意思便是要完善人的思想和文明修养,人的文明修养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靠后天不断完善的.要完善个人修养,首先要致力于读书求学,完善自身的认知水平;认知到达一定水平,就有了明辨是非的能力;有了分辨是非善恶的能力,就要端正自身的心态,不违背自己的良知,努力使自己的一言一行都符合道德的标准,自己的修养便得到完善.这就是古人所说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完善个人道德修养,便有了推进社会公共文明的基础.而一个社会的文明氛围对他的民众亦有莫大的影响.为什么这么讲呢?相信有的同学去过欧洲或日本,就很有亲身体会.大的不说,只看看过马路这样的小事.只要亮起红灯,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外国人绝不会过马路.他们认为这是必须遵守的公共文明.试问,在如此的氛围中,有谁会肆无忌惮的闯红灯呢?这就是社会氛围的力量所在.但再想一想,如果我们不是从自身做起,这社会氛围又从何而来呢?有记者访问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教授,您人生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儿学到的呢?”,“在幼儿园.在那里,我学到了令我终身受益的东西,比如说,有好东西要与朋友分享,谦让,吃饭前要洗手……”我们完善自己的文明修养也一样,并非一定要有什么了不起的举措,而是要从身边吃饭洗手这些小事做起.养成文明的习惯,使文明的观念从意识层次进入无意识层次,使文明贯穿我们的一举一动.我们从小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很多同学都可以滔滔不绝地大谈文明礼仪.可是看见校园中随处丢弃的饭盒,饮料瓶,听着某些同学口中吐出的脏话,怎能不教人痛心疾首呢!难道我们都是“语言的巨人,行动的矮人”么?明代大学者王守仁说“知是行的主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知和行是一个本体、一个功夫.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我们接受文明礼仪的教育,自己却吝于履行、甚至反其道而行之,这跟从来没有接受社会教育有什么区别!所以我们要实践社会文明,就要从这“知行合一”上下功夫、从自己的坐言起行上下功夫,就要告别不文明的行为.周恩来总理,在一次理发中,刮胡子的时候,理发师不小心把总理刮破了一个小口,理发师连忙道歉,而总理却反过来向理发师道歉.说:"多是我不好,乱动,浪费你这么长时间."理完后还特意留理发师在住所一起吃饭.
看了 有什么有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我家新安了净水过滤器还不到一星期出水就像小孩撒尿一样不知怎么一回事我家新安了一台净化水的过滤器开始 2020-05-13 …
吻和泪原有什故事么写的太好了 2020-05-13 …
对于已知事物在别人表述时理解能力强,对于不曾了解的事物很难一下理解.这是为什么,如何快速接受新鲜事 2020-05-16 …
现在我做数学题不知怎么回事,有时知道怎么加辅助线,加完之后做不出来,总是忽略某个条件,怎么办?现在 2020-06-05 …
冂、巳组成什么字?冂在外,巳在内!查遍了都不知道这个是什么字!根据政治官制-北宋经抚年表南宋制抚年 2020-06-24 …
跳闸是怎么回事,为什么会引起跳闸呢?家里不知怎么的就跳闸了,后来发现一盏吊灯开不起来了.最近学物理 2020-06-30 …
我常忆起一件关于“不明飞行物的往事”,希望经历此事的人(或是后辈人问一问前辈人)也来证实一下(由于当 2020-11-16 …
水压很低我们的知情权在哪里?今天,刚上班就感觉水压很低,不知哪里又在修水管了,打了几次96390和8 2020-11-27 …
1.刻舟求剑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读完这个小故事后,你联想到了哪些生活 2020-12-01 …
英语翻译1你知道是什么事么?2是为了什么事情而来的.3你找我有什么事情吗?我现在要出去,等我回来再说 2020-12-25 …
相关搜索:有什么有关应有格物致知精神的事例吗事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