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

题目详情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打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为中国带来了哪些“前无古人的变化”?(8分)

(2)材料一、二对“民国”的评价有何不同?(4分)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同?(2分)

(3)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如何理解“失败的并不是共和政体……而是一代人?”(6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变化:政治上,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立了共和政体;经济上,颁布了发展实业的法令;思想上,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社会生活上,礼仪习俗发生了重大变化。(8分)   (2)不同:材料一认为民国的建立为中国社会带来了重大变化,对中国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材料二认为民国在中国缺乏根基,失败是必然的。(4分)不同的原因:两者分析评价问题的着眼点不同。(2分)   (3)共和政体符合时代潮流,辛亥革命的失败不能说明共和政体的失败,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软弱的民族资产阶级照搬西方模式,没有找到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不能领导中国人民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6分)
看了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国”...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12分)以民为本,争取民权,中外思想家莫不为之呐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  2020-05-16 …

(12分)以民为本,争取民权,中外思想家莫不为之呐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  2020-05-16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是以今日要政,统于三端:一日鼓民力,二日开民智,三日新民德。  2020-06-14 …

◎主题二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明清为了巩0统一的多民族国  2020-06-17 …

新中国的政治建设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法治”的本质不是“治民”,而是“  2020-07-23 …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这里  2020-07-25 …

阅读下列材料:材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  2020-07-25 …

阅读下列材料:(12分)材料一以下一组材料是古代思想家关于“君”、“民”关系的言论汇编:①“民惟邦  2020-07-29 …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什么叫做民生主义呢……我今天就拿这个名词来下一个定义,可说民生就是人  2020-11-05 …

“公民社会”是民主政治的重要社会载体。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公民”“公民社会”的有关问题  2020-11-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