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物理-->
某物理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电子秤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图乙所示的电路,其中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受到的压力大小而变化,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受到的压力F的
题目详情
某物理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电子秤的工作原理,设计出图乙所示的电路,其中压敏电阻R1的阻值随受到的压力大小而变化,其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4A,压敏电阻R1的阻值与受到的压力F的关系如图丙所示,秤盘和压杆质量均忽略不计.已知电源电压U=16V,R2=24Ω.请你计算:

(1)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大?R2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秤盘上物体的重量不能超过多少?
(3)如果使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物重增加100N,在R1不变的情况下,试通过计算说明应如何改变?

(1)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示数是多大?R2消耗的功率是多少?
(2)秤盘上物体的重量不能超过多少?
(3)如果使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物重增加100N,在R1不变的情况下,试通过计算说明应如何改变?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路,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由图象可知,秤盘受到压力为0时,R1阻值为4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的示数:
I=
=
=0.25A,
P2=I2R2=(0.25A)2×24Ω=1.5W;
(2)由欧姆定律可得:R=
=
=40Ω,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
R1=R-R2=40Ω-24Ω=16Ω;
由图象可知,秤盘上物体重为300N.
(3)方案一:秤盘上物体重为400N时,R1对应的阻值为8Ω,
此时R2=R-R1=40Ω-8Ω=32Ω;
所以方法是:将R2换为32Ω阻值.
方案一:秤盘上物体重为400N时,R1对应的阻值为8Ω,
此时由欧姆定律可得:U=IR=0.4A×(24Ω+8Ω)=12.8V,
所以方法是:将电源换为12.8V.
答:(1)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示数是0.25A,R2消耗的功率是1.5W;
(2)秤盘上物体的重量不能超过300N;
(3)如果使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物重增加100N,在R1不变的情况下,
方案一:将R2换为32Ω阻值.方案一:将电源换为12.8V.
(1)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串联,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路,
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由图象可知,秤盘受到压力为0时,R1阻值为40Ω,
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的示数:
I=
U |
R1+R2 |
16V |
40Ω+24Ω |
P2=I2R2=(0.25A)2×24Ω=1.5W;
(2)由欧姆定律可得:R=
U |
I最大 |
16V |
0.4A |
根据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可知:
R1=R-R2=40Ω-24Ω=16Ω;
由图象可知,秤盘上物体重为300N.
(3)方案一:秤盘上物体重为400N时,R1对应的阻值为8Ω,
此时R2=R-R1=40Ω-8Ω=32Ω;
所以方法是:将R2换为32Ω阻值.
方案一:秤盘上物体重为400N时,R1对应的阻值为8Ω,
此时由欧姆定律可得:U=IR=0.4A×(24Ω+8Ω)=12.8V,
所以方法是:将电源换为12.8V.
答:(1)秤盘上不放重物时,电流表示数是0.25A,R2消耗的功率是1.5W;
(2)秤盘上物体的重量不能超过300N;
(3)如果使电子秤所能称量的最大物重增加100N,在R1不变的情况下,
方案一:将R2换为32Ω阻值.方案一:将电源换为12.8V.
看了 某物理兴趣小组根据图甲所示电...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竖直向上拉力作用下从水中开始一直竖直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上升到离水面一 2020-03-30 …
如图甲所示,长方体金属块在细绳拉力作用下,在水中和水面的上的情景,图乙是绳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 2020-05-13 …
一个静止的质点,在0~4s时间内受到力F的作用,力的方向始终在同一直线上,力F随时间t的变化如图所 2020-05-16 …
一个关于子弹的阻力问题(很难的)!描述:子弹从枪口出去后就只收到空气的阻力作用,但是阻力是随子弹的 2020-06-04 …
分子间相互作用力由引力和斥力组成,则()A.引力和斥力同时存在B.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距增大而减小 2020-06-16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随分子间的距离的增大而减小,斥力 2020-06-16 …
几道关于《培根随笔》的课外阅读题《培根随笔》“论求知”篇中提到“狡诈者轻鄙学问,愚鲁者羡慕学问,唯 2020-06-19 …
一位蹦床运动员仅在竖直方向上运动.弹簧对运动员的弹力F随时间t的变化规律通过一传感器用计算机绘制出 2020-07-04 …
通过研究发现:学生的注意力随老师讲课时间变化而变化.讲课开始时,学生的兴趣激增,中间一段时间,学生注 2020-11-28 …
分子间同时存在引力和斥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分子间的引力随着分子间距离增大而增大,而斥力随着距 2020-11-3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