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看了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谁可以帮我翻译以下一段文言文,还是关于礼仪的仪礼·公食大夫礼第九公食大夫之礼。使大夫戒,各以其爵。  2020-05-16 …

大家对礼貌的理解是什么?我觉得在生活中,礼貌是很细致和微妙的,比如见面打招呼,文明用语什么的,很多  2020-05-16 …

1.观察右边漫画《文明礼貌》,这表明()①礼貌待人是人们崇尚的美德②礼貌和礼仪是个人素养最直接的外  2020-05-17 …

一句话翻译成网络语言和文言文翻译出来正常的都给悬赏哦今天收到那么多的祝福和礼物让我有些不安和感动,  2020-06-26 …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就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表明()①礼貌待人是人们崇尚  2020-07-02 …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自古强调“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表明()①礼貌待人是人际交往  2020-07-02 …

上海下个礼拜六和礼拜天的天气预报是什么!求阳光明媚的礼拜六和礼拜天,上海之旅!  2020-08-03 …

下列关于礼貌、礼仪的说法恰当的是()①礼节是通行四方的推荐书②礼貌和礼仪是人际交往的最前沿③知识水平  2020-11-07 …

什么是礼仪?礼仪与礼貌、礼节、仪式、仪表有什么区别和联系?现代礼仪这一课程的作业.麻烦了.  2020-11-07 …

我们班要开一个关于礼的主题班会,题目班主任已定好:学礼懂礼行礼.要求如下:(1)要有互动(2)内容丰  2021-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