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什么意思?

题目详情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什么意思?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原文】
有子曰:“礼(1)之用,和(2)为贵.先王之道(3),斯(4)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5)之,亦不可行也.”
【注释】
(1)礼:在春秋时代,“礼”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孔子的“礼”,既指“周礼”,礼节、仪式,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2)和:调和、和谐、协调.
(3)先王之道:指尧、舜、禹、汤、文、武,周公等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4)斯:这、此等意.这里指礼,也指和.
【译文】
有子说:“礼的应用,以和谐为贵.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可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有的时候就行不通.(这是因为)为和谐而和谐,不以礼来节制和谐,也是不可行的.”
【评析】
和是儒家所特别倡导的伦理、政治和社会原则.《礼记·中庸》写道:“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杨遇夫《论语疏证》写道:“事之中节者皆谓之和,不独喜怒哀乐之发一事也.和今言适合,言恰当,言恰到好处.”孔门认为,礼的推行和应用要以和谐为贵.但是,凡事都要讲和谐,或者为和谐而和谐,不受礼文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这是说,既要遵守礼所规定的等级差别,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孔子在本章提出的这个观点是有意义的.在奴隶社会,各等级之间的区分和对立是很严肃的,其界限丝毫不容紊乱.上一等级的人,以自己的礼仪节文显示其威风;下一等级的人,则怀着畏惧的心情唯命是从.但到春秋时代,这种社会关系开始破裂,臣弑君、子弑父的现象已属常见.对此,由子提出“和为贵”说,其目的是为缓和不同等级之间的对立,使之不致于破裂,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但从理论上看待这个问题,我们又感到,孔子既强调礼的运用以和为贵,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要以礼节制之,可见孔子提倡的和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这是有其合理性的.
看了 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天欲其亡必令其狂英雄之道先狂后亡凡人之心先亡后狂我自狂之奈何我玩亡的意思?是“奈何我亡”  2020-05-20 …

托福sat求复习计划我7月20日有一次托福目标100+单词已经背完了弱点是口语(没结构)另外打算1  2020-06-07 …

英语翻译尘饭涂羹夫婴儿相与戏也,以尘为饭以涂为羹,以木为胾(字的读音,大肉块).然至日晚必归饷(吃  2020-06-18 …

假定在n张票中有2张奖票(n≥2),n个人依次从中各抽一张,且后抽人不知道先抽人抽出的结果,(1)  2020-06-27 …

有5张奖券,其中只有1张获奖.五位同学按照“小明第1、小华第2、小军第3、小磊第4、小刚第5”的顺  2020-06-30 …

什么叫先儒最近读《明朝那些事》认识了王守仁,知道他被封为“先儒”,不知道先儒和圣人有什么区别?  2020-07-13 …

英语翻译首先不知道先生您圣诞假期过得怎么样?现在不知道合不合适谈袜子的订单呢?我们按照您的样板要求  2020-07-24 …

英文打招呼时名字在哪边?有几句,Bob,hello(!)就是因为符号是感叹,名字在后面的话不应该加感  2020-12-21 …

英语是怎么来的?那些野蛮人的祖先就不知道先用图形代替事物然后发展出象形文字吗?我怎么觉得由简单易懂的  2020-12-25 …

选择使用Ved还是Ving时,先考虑主动、被动还是先考虑进行、完成?谢谢有时候填非谓语动词时,总以为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