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2000年,为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我国加快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步伐,决定逐步从146个如食品、服装、纺织等一般性竞争行业撤离,对比较重要的

题目详情

 

  2000年,为努力实现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三年目标,我国加快了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步伐,决定逐步从146个如食品、服装、纺织等一般性竞争行业撤离,对比较重要的自然资源的开采,关系到国家综合经济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高技术产业等35个行业保持一定控制力,在15个如军工、电力等行业居于垄断地位。

请回答:

(1)国有经济从一般性竞争行业撤离,为什么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上述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措施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答案:

解析:

  (1)①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公有资产占优势,既要有量的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②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是从全国总体上而言的,有的产业可以有所差别。国有经济撤离如食品、服装、纺织等一般性竞争行业后,但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③国有经济起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控制力上。国有经济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后,国有经济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会有所减少,但国有资本将会向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集中,优化国有资本的配置,国有经济的控制力和竞争力得到增强。因此这种减少不会动摇公有制的主体地位。

  (2)①体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长期以来国有经济一直存在着分布过宽、战线太长、数量太多、力量分散和国有企业结构不合理等问题,中央根据这一具体情况,对不同的行业采取不同的调整战略,正是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原则的体现。②体现了抓住重点,统筹兼顾的观点。通过国有经济战略性结构调整,退出一般性竞争行业后,收缩了国有经济的战线,有利于集中力量,加强重点,提高国有资产的整体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