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题目详情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现有含碳酸钠的食盐样品,为测定样品中氯化钠的含量,课外活动小组的同学称取10g食盐样品于烧杯中,并将40g稀盐酸平均分成四次加入烧杯中,实验数据见下表: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1)求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
(2)求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
(3)求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实验序号 加入稀盐
酸的质量/g
反应后烧杯中
剩余物质的质量/g
第一次 10 19.56 第一次 10 19.56 第二次 10 29.12 第二次 10 29.12 第三次 10 38.9 第三次 10 38.9 第四次 10 48.9 第四次 10 48.9 2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0g+40g-48.9g=1.1g.
(2)根据第三次反应后的质量与第四次反应的质量之差可以看出,第四次加入的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可得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设1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是x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106                44
x                 1.1g
106
x
=
44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0g+40g-48.9g=1.1g.
(2)根据第三次反应后的质量与第四次反应的质量之差可以看出,第四次加入的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可得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设1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是x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106                44
x                 1.1g
106
x
=
44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0g+40g-48.9g=1.1g.
(2)根据第三次反应后的质量与第四次反应的质量之差可以看出,第四次加入的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可得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设1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是x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106                44
x                 1.1g
106
x
=
44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0g+40g-48.9g=1.1g.
(2)根据第三次反应后的质量与第四次反应的质量之差可以看出,第四次加入的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可得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设1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是x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106                44
x                 1.1g
106
x
=
44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生成的二氧化碳质量是10g+40g-48.9g=1.1g.
(2)根据第三次反应后的质量与第四次反应的质量之差可以看出,第四次加入的盐酸没有参与反应,所以可得10g样品中的碳酸钠与盐酸能够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1g;
设10g样品中含有的碳酸钠质量是x
Na 2 2 CO 3 3 +2HCl═2NaCl+CO 2 2 ↑+H 2 2 O
106                44
x                 1.1g
106
x
=
44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106
x
106 x 106 106 106 x x x =
44
1.1g
44 1.1g 44 44 44 1.1g 1.1g 1.1g
x=2.65g,所以样品中氯化钠的质量是10g-2.65g=7.35g,则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
7.35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CO 3 +2HCl═2NaCl+CO 2 ↑+H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7.35g
10g
7.35g 10g 7.35g 7.35g 7.35g 10g 10g 10g ×100%=73.5%.
(3)第一次实验时,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10g+10g-19.56g=0.44g,设10g的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为y.
Na 2 2 CO 3 3 +2HCl═2NaCl+CO 2 2 ↑+H 2 2 O
       73          44
        y         0.44g
73
y
=
44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73
y
73 y 73 73 73 y y y =
44
0.44g
44 0.44g 44 44 44 0.44g 0.44g 0.44g
x=0.73g
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73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
0.73g
10g
0.73g 10g 0.73g 0.73g 0.73g 10g 10g 10g ×100%=7.3%
答:(1)产生CO 2 2 气体的总质量是1.1g.
(2)样品中氯化钠的纯度为73.5%.
(3)使用的稀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为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