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化学-->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酸和碱反应时有放热现象.他们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10g混合,用温度计测定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记录如下:
题目详情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酸和碱反应时有放热现象.他们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10g混合,用温度计测定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记录如下: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酸和碱反应时有放热现象.他们将不同溶质质量分数的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各10g混合,用温度计测定混合前后温度的升高值△t,记录如下: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
组号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t/℃ |
第1组 | 3.65 | 2.00 | 3.5 |
第2组 | 3.65 | 4.00 | x |
第3组 | 7.30 | 8.00 | 14 |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组号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t/℃ |
第1组 | 3.65 | 2.00 | 3.5 |
第2组 | 3.65 | 4.00 | x |
第3组 | 7.30 | 8.00 | 14 |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组号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t/℃ |
第1组 | 3.65 | 2.00 | 3.5 |
第2组 | 3.65 | 4.00 | x |
第3组 | 7.30 | 8.00 | 14 |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组号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t/℃ |
第1组 | 3.65 | 2.00 | 3.5 |
第2组 | 3.65 | 4.00 | x |
第3组 | 7.30 | 8.00 | 14 |
(2)计算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3)为了保护环境,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各组实验后产生的废液汇集在一起进行处理.请分析该废液的酸碱性,若不是中性溶液,请选用第1组实验中提供的试剂进行处理,将溶液调至中性.你选的试剂及其用量是______.
组号 | 稀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 氢氧化钠溶液溶质质量分数/% | △t/℃ |
第1组 | 3.65 | 2.00 | 3.5 |
第2组 | 3.65 | 4.00 | x |
第3组 | 7.30 | 8.00 | 14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第3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一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是第一组的4倍;所以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可以据此判断出x的值7;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第3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一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是第一组的4倍;所以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可以据此判断出x的值7;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第3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一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是第一组的4倍;所以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可以据此判断出x的值7;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第3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一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是第一组的4倍;所以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可以据此判断出x的值7;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2 O
36.5 40
0.365g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36.5 0.365g 36.5 36.5 36.5 0.365g 0.365g 0.365g =
40 x 40 40 40 x x x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2 O
36.5 58.5
0.365g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36.5 0.365g 36.5 36.5 36.5 0.365g 0.365g 0.365g =
58.5 y 58.5 58.5 58.5 y y y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0.585g 10g+10g 0.585g 0.585g 0.585g 10g+10g 10g+10g 10g+10g ×100%=2.93%.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1)第3组中氢氧化钠和盐酸的浓度都是第一组的2倍,温度的变化是第一组的4倍;所以第二组与第一组比较,而氢氧化钠的浓度是第一组的2倍,所以温度的改变也是第一组的2倍,可以据此判断出x的值7;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36.5 |
0.365g |
40 |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36.5 |
0.365g |
40 |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40
0.365g x
36.5 |
0.365g |
40 |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2)设10g质量分数为3.65%的盐酸能够消耗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其中氯化氢的质量为:10g×3.65%=0.365g则:
HCl+NaOH═NaCl+H 2 2 O
36.5 40
0.365g x
36.5 |
0.365g |
40 |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O
36.5 58.5
0.365g y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36.5 |
0.365g |
40 |
x |
解得:x=0.4g
而第二组实验中加入的氢氧化钠的质量为:10g×4%=0.4g,所以可以判断实验2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时恰好完全反应的,可以据此计算,
设第2组实验后生成氯化钠的质量为y,则:
HCl+NaOH═NaCl+H 2 2 O
36.5 58.5
0.365g y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36.5 |
0.365g |
58.5 |
y |
解得:y=0.585g
所以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0.585g |
10g+10g |
答:第2组实验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93%.
(3)根据(2)的计算可以知道10g3.65%的盐酸和10g4%的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即第2组实验得到溶液为中性,由于第3组实验中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都增加了一倍,所以其中的盐酸和氢氧化钠也能恰好完全反应,即第3组实验中得到溶液也是中性的,而第1组实验中的盐酸过量,溶液呈酸性,所以为了使溶液呈中性,根据(2)的解答可以知道还得向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才能将盐酸全部中和.
故答案为:
(1)7;
(2)2.93%;
(3)10g质量分数为2.00%的氢氧化钠溶液.
看了 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们通过查阅...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通过化学变化可以实现氧16与氧18的相互转化是否正确?原因? 2020-03-30 …
( 12 )关于功能测试和验收测试,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 )目的相同,都是证实功能的实现B )验 2020-05-23 …
关于功能测试和验收测试,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目的相同,都是证实功能的实现B.验收测试一般在功 2020-05-24 …
关于功能测试和验收测试,以下哪种说法是错误的?A.目的相同,都是证实功能的实现B.验收测试一般在 2020-05-24 …
区分液体:实验室里有五瓶失去标签的无色液体,分别是过氧化氢溶液,矿泉水,蒸馏水,白醋,酒精,请区分 2020-07-05 …
如表实验目的无法实现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方法A鉴别硬水和软水取样后,加入肥皂水B鉴别氧气、氦气、二氧 2020-11-20 …
下列图示的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是()A.蒸干CuCl2饱和溶液制备无水CuCl2B.实验室制 2020-11-28 …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分享经济,又名共享经济,指的是通过人人参与,借助互联网平台,把各类过剩的 2020-12-26 …
(2010•渑池县二模)实验是实现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请回答以下有关问题:(1)写出实验室制取氧气的 2021-01-22 …
为实现实验目的,选用的装置、实验操作均正确的是()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和装置A验证SO2具有漂白性将SO 2021-02-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