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作业答案频道 -->语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4分)胸中常积一股气陈鲁民①人食五谷杂粮,自然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要由气而生,又变成气而发泄。因而,一个真正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一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14分) 胸中常积一股气 陈鲁民 ①人食五谷杂粮,自然就有七情六欲。喜怒哀乐,都要由气而生,又变成气而发泄。因而,一个真正生活丰富多彩的人,一个经历过大起大落、建立大功大德的人,都是胸中常积一股气,使其久不发散,用气来支撑自己、刺激自己、磨砺自己。 ②胸中要常积一股浩然正气。孟子说:“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古往今来的志士仁人,英雄豪杰,胸中无不时刻郁积着浓郁得化不开的浩然正气。有了这股正气,才能舍身报国,杀身成仁,如同庄子、屈原、文天祥、谭嗣同;有了这股正气,才能刚正不阿,不向黑恶势力低头,不向魑魅魍魉屈服,如同“为国牺牲敢惜身”的秋瑾,拍案而起宁死不屈的闻一多,宁饿而死不食美国救济面粉的朱自清。他们宁可站着死,决不跪着生,谱写了一曲曲撼天动地的正气歌。 ③胸中要常积一股不平之气。天下不平,世间不公,看在眼里,积在胸中,蓄势而发,就常成惊人之鸣,醒世之音。孔子为礼崩乐坏天下不宁而著《春秋》,乱臣贼子惧;司马迁为李陵鸣不平,因此遭受宫刑,留万世之作;鲁迅为人世不平著杂文,为学生被杀而抗争,成国人的精神领袖;梁漱溟为农民收入低、贡献大、负担重而鸣不平,不惜当面顶撞,秉义直言,被错误批判20年,耿介之心,后代景仰。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不平之气,那么他们可能都是好好先生,安然无恙,寿终正寝;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不平之气,让他们走向辉煌,成为不朽。 ④胸中要常积一股郁闷之气。人不得志时,受屈辱磨难时,虎落平阳、凤凰落地时,遭受不公正待遇时,再具体来说,譬如考试升学、奖励表彰、升级提职不如意时,胸中总会不同程度地郁积一些郁闷之气,这股气虽然是个人之私气,也同样会给人刺激,给人磨砺,促人奋进,使人成功。司马迁在《报任安书》里列举的那些历尽千辛万苦后而成就事业的楷模,其实几乎都是胸中郁积着郁闷之气,这种气使他们不沉沦,不堕落,不懈怠,终于战胜苦难,走出困厄。周文王被囚禁于羑里,别家离国,受尽屈辱,儿子被杀还做成肉羹逼他吃掉,他心里也气得很,这一股气在心中转来转去,发酵积聚膨胀放大,终于转变成了一本经典著作《周易》。 ⑤胸中郁积之气,究竟有益还是有害,关键是看能不能转化。如果不能转化,一直郁积在心,闷闷不乐,怨天尤人,那确实有害身体,于事无补,还不如不生气,少生气。反之,如果我们能把胸中郁积之气化为自强不息的动力,化为翻身雪耻的精神,化为竞争向上的志向,化为坚忍不拔的韧劲,那气就越多越好,越浓越好。 ⑥君不见,古往今来那些成就大事业、大学问、大功德者,无一不是借气而生,凭气而斗,因气而争,为气而胜。志愿军在朝鲜打胜仗,原因就是“钢少但气多”;王进喜为了扔掉贫油国的帽子,“肺都气炸了”;钱学森、邓稼先们为造“两弹一星”,为中华民族争气,殚精竭虑。总之,打仗要靠气,建设要靠气,科研要靠气,国家强盛要靠气,个人成功也要靠气,什么事情要干好都离不开气啊! (选文有删改) 小题1:梳理文章,完成填空。(3分) 首先提出论点:(1) 。 然后进行论证:(2) ; 胸中要常积一股不平之气; 胸中要常积一股郁闷之气。 最后得出结论:(3) 。 小题2:第②段作者所举“庄子、屈原、文天祥、谭嗣同”四人,有一人作为论据与作者观点不合,他是 ,因为 。(3分) 小题3:仿照第③段的结尾,用“如果……,那么……;正是因为……”的句式,为第④段周文王著《周易》的例子做点分析。(3分) 小题4:简要回答第⑤段的作用。(2分) 小题5:结合你对本文的理解,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小题1:(3分)(1)胸中常积一股气 (2)胸中要常积一股浩然正气 (3)什么事情要干好都离不开气(每空1分) 小题1:(3分)庄子(1分) 庄子是道家代表人物,淡泊名利,主张“无为而治”,注重追求个人精神的自由(1分);而本段的主要观点是胸中要常积一股浩然之气,要能舍身报国,两者相矛盾,所以不合适(1分)。 小题1:(3分)示例:如果没有胸中郁积的郁闷之气,那么周文王可能就此沉沦,郁郁而终;正是因为郁积胸中的一股郁闷之气,让他著成经典,流芳百世。(第③段观点1分,关联词使用1分,内容1分) 小题1:(2分)第⑤段补充论证了胸中郁积的一股气是否有益,关键在于能否转化(1分),这样可以使论证更严密(1分)。 小题1:(3分)C |
小题1:感知议论文本内容,能够准确阐述本文的论证过程。 小题1:了解本段的观点,理解人物材料,比较辨别找出不能证明观点的材料。 小题1:阅读内容,结合句式仿写,设计合理即可。 小题1:用道理论据补充论证了“胸中郁积的一股气是否有益,关键在于能否转化”这一观点,起到论证更严密的作用。 小题1:C中应是“看到安史之乱后,民不聊生” 胸中郁积一股浩然之气。 |
看了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下面题目。...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哪句是正解请问:胸藏文墨虚若谷?胸藏文墨怀若谷?究竟是那一个呀? 2020-06-09 …
火熄上方谷是必然事件吗?在别处看到的,不过答案都不好.是“天意”还是“必然”.诸葛亮将司马懿围困在 2020-06-09 …
汾河谷地多城市分布的自然原因是()①地势平坦,土壤肥沃,便于农耕,对外联系方便,人口集中②城市临汾河 2020-11-21 …
读“部分地区略图”,完成下列问题。(1)简述图中雅鲁藏布江谷地发展农业的有利自然条件。(2)四川是我 2020-11-21 …
山区地形与民俗关系显示,山体是天然的回音壁,深谷是自然的共鸣箱.一般不出现在深谷的民俗是()A、刘三 2020-11-23 …
石缝间的生命1.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作用2.结合原文第九段分析哲学:美学:3.第六段'参天的松柏,昂首挺 2020-11-25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达莫德尔河谷开发计划。1948年,印度政府决定开发达莫德尔河谷 2020-12-08 …
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有关问题。材料一:达莫德尔河谷开发计划1948年,印度政府决定开发达莫德尔河谷地 2020-12-08 …
(1)你和小明先后从软梯攀下某处深谷,谷底突然涌出大量地下水,一刹那水深齐腰,可你们又不会游泳必须立 2020-12-18 …
下列符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是()A.尼泊尔大力发展淡水养殖业B.德干高原均适宜种植水稻C.雅鲁藏布江 2020-12-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