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题。采莲曲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
阅读下面一首诗,回答下题。 采莲曲 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1.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首句“一色裁”写采莲少女置身莲池,荷叶与罗裙一色,分不清哪是荷叶、哪是罗裙。 B.次句写采莲少女的脸庞正掩映在盛开的荷花中间;鲜艳的荷花正朝着少女的脸庞开放。 C.第三句写少女采摘的荷花“乱入池中”,少女因寻芳而隐没花丛。 D.末句写观者忽然听见一阵清脆的歌声,才发觉采莲少女正在那荷塘之中呢。 2.关于这首诗,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本诗题为《采莲曲》,画面的中心自然是采莲少女们。可直到最后作者仍不让主角明显出现在画面上,是把她们当作美丽的大自然的化身。 B.本诗开头两句“荷叶”与“罗裙”、“芙蓉”与“脸”不是普通的比喻,而是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一幅美丽的图景:裙叶难分,人花难辨。 C.“芙蓉向脸两边开”与崔护《题都城南庄》中的“人面桃花相映红”的写法基本相似,都是为了营造人花映衬、物我合一的境界。但前者侧重描绘的是“芙蓉”,而后者却侧重于“人面”。 D.本诗意趣生动,诗境含蓄,既写出了采莲少女青春活力,又表达了观望者的惊奇与怅惘;既具有真切的生活实感,又带有浓郁的浪漫气息。 |
1.C(“乱入池中”一句中,“乱入”是杂入、混入之意。承上两句而来。荷叶罗裙、芙蓉人面本来就恍若一体,难以分辨,只有在定睛细察时才勉强可辨;所以稍一错神,采莲少女与绿荷红莲浑然为一体,忽然不见踪影了) 2.C(前半部分表述无误,错误主要是后半部分。“芙蓉向脸两边开”重在写少女的美丽脸庞与鲜艳荷花相互映照,人花难辨,物人相融的特点) |
材料一: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345万。劳动年龄人口 2020-05-17 …
王昌龄的出塞为什么能这么有名,连李白的诗都比不过,别的出塞诗也没王昌龄的这首这么有名 2020-06-29 …
麻烦老师解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阅读下面的文字,囚首垢面的鲁迅①有人说鲁迅是“一身补丁,一团漆黑 2020-07-02 …
龄字的部首 2020-07-07 …
龄字的音序是什么,应查什么部首 2020-07-07 …
龄用部首查字法先查什么部 2020-07-07 …
材料: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中国15-59岁劳动年龄人口首次减少345万。劳动年龄人口这个 2020-11-11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成长。何谓成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在成 2021-01-19 …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一个人,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在成长。何谓成长?怎样才能更好地成长?在成 2021-01-19 …
从军行(一)(二)的比较王昌龄这两首诗的内容比较,特别是2首诗中的“愁”字在手法上有何不同? 2021-01-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