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11分)壬辰寒食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巾发
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共 11 分)
壬辰寒食
王安石
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这首诗是皇祐四年壬辰( 1052 )王安石自舒州通判任上回江宁祭扫父亲墓时写的,王安石时年 32 岁。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20 .首联在全诗中起怎样的作用?请简要赏析。 ( 5 分)
21 .诗中的哪些因素引发了他潜藏于心中的归老田园、渔樵为生的意愿?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 6 分)
20 .
①以乐景衬哀情。首联以杨柳春风起兴,用春风里飘飞的万千杨柳反衬诗人心中的伤春之悲。
②奠定全诗悲慨的抒情基调。首联以“客思”起笔,写“客思” 如春日里的杨柳,愁绪万千。作为全诗情感的铺垫,使全诗笼罩上一层浓重的伤感。
21 .
诗人心中复杂的哀愁引发了心中的退隐之意:
①客思之愁。诗人为官异乡,思乡之愁如春日里的杨柳,千丝万缕。
②寒食之哀。诗人清明回乡扫墓,沉痛哀悼之情化为倾泻而出的眼泪,如江水上涨。
③早衰之叹。“雪”隐喻白发,与“朱”相对,色彩对比鲜明,隐含着诗人因操劳过度而未老先衰的感叹。
④为官之苦。诗人虽身居官位,一心推行新法,但阻力重重,处境艰难,丝毫没享受到“轩冕之乐”,却尝尽为官之苦。
【解析】
20 .
试题分析:首联写景,作用是以乐景反衬哀情,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
考点: 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 。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
21 .
试题分析:此诗是作者在为父亲扫墓时所写,表达了诗人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以及意欲归隐的愿望。诗人用比喻和夸张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抒发了自己省墓时沉痛的心情以及变法尚未能推行而意欲归隐的愿望。全诗语言清新峻拔,感人至深。
考点: 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
两道分数应用题,都用假设法解1.杨树和柳树共200棵,杨树的四分之一比柳树的十分之一多22棵,杨树 2020-05-16 …
[急]关于杨修之死的辩论.曹操杀杨修的原因是:1.杨修恃才放旷,终致杀身之祸.2.曹操忌才妒贤,处 2020-05-17 …
某林场栽了杨树和梧桐树各x棵,已知杨树每排11棵,梧桐树每排14棵.(小学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用含 2020-05-20 …
《胡杨泪的启发》两组反义词是? 2020-06-05 …
某小区里有三种树,杨树占3分之1,杉树是杨树与梧桐树总树的5分之1杨树与杉树共360棵,梧桐树有少 2020-06-21 …
光明小学今年春天共植杨树、柳树120棵,其中杨树棵数比柳树的8分之5少10棵,杨树种了多少棵? 2020-06-27 …
有杨树和柳树以隔株相间的种法,种成7行7列的方针,问这个方阵最外一层有杨树和柳树各多少棵?方阵中共 2020-06-27 …
我校六年级同学参加植树活动,共种杨树和柳树104棵,其中杨树的棵数是柳树的2倍还多20棵,六年级各 2020-07-18 …
下面是实验小学四、五、六年级植树统计表,请你根据所给的数据绘制一个横向复式条形统计图.种类棵树/棵年 2020-11-07 …
造句.这是.这是,.这是.这更是生命共同的泪读就像作者所说的:这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这是一种生命 2020-1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