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教吧 育儿知识 作业答案 考试题库 百科 知识分享

一碗情深(李光彪)①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②家

题目详情
一碗情深(李光彪)    ①在那个肠胃生锈的年代,我和二姐如母亲饲养的两头猪崽儿,肚子像条大麻袋,再装多少吃食进去都感到饥饿。因此,二姐和我常为吃饱肚子而争执打闹。
    ②家里吃饭盛菜用的全是土陶碗,由于没有丰盛的菜上桌,一家人的碗七大八小也没几个,除了装菜的钵头汤碗碴儿、大碗外,每人只有一个碗。有次,我麻利地帮母亲拿碗、端菜、收碗,慌忙中,手里的碗“咣当”一声落地。碗摔烂一个少一个。
    ③不知是母亲有意惩罚我,还是家里无钱买新碗。吃饭时,母亲总让二姐定量先吃,等二姐吃完后,再把碗洗干净,用同一个碗舀饭给我吃。我守望在二姐的旁边,看着“吧嗒、吧嗒”细嚼慢咽吃饭的二姐,总是催促二姐赶快吃,巴不得叫二姐直接倒进肚子。常常是二姐才刚端起碗,没吃几口,我就迫不及待对母亲大声喊:“二姐的饭吃完了,快点儿、快点儿,轮到我吃了。”二姐毫不示弱,反驳说:“饭还有半碗呢,催工不催吃。”母亲转过身来一看,便劝我耐心等待。那时的我多么仇恨二姐啊!
    ④后来,省吃俭用的母亲不知从哪儿买回一个小花洋碗,继续采取二姐和我共同使用的办法,早饭二姐先吃,我后吃,晚饭我先吃,二姐后吃,让我和二姐轮流用那个小花洋碗吃饭。轮到我吃饭时,我总是故意拖延时间,让等在一旁的二姐垂涎欲滴。有时,我明知饭快吃光了,可偏要留下一小撮儿在碗底,慢条斯理地一粒一粒数着吃。直到母亲看不过意朝我发火,催我迅速吃完饭,二姐才可以接过我手里的小花洋碗,自己洗刷,交由母亲分舀饭菜吃饭。肚饱眼不饱的我仍不愿走开,站在二姐身边,既监督母亲,也监督二姐,生怕母亲偏心,让二姐多吃多占。
    ⑤那天,未嫁进家的二嫂的父亲来“踩家”,母亲在灶房里忙前忙后,不仅杀鸡,还做了好几个香喷喷的菜,碗自然就不够用。爱面子的母亲怕我不懂规矩,就舀一碗饭,夹了三块鸡肉,让我先吃,但不准我上桌。我“稀里哗啦”吃完后,就被母亲特意安排在屋外的院子里喂猪食,闷闷不乐的我总觉得母亲对自己不公平,为什么让二姐上桌,不准我上桌,便对那几头猪又打又骂,发无名火。母亲知道我的心思,只好又叫二姐来替我喂猪。像只馋猫的我跑到饭桌旁,缠着母亲磨磨蹭蹭啃鸡脚,母亲说小娃娃不能吃,吃了手摇写不好字;我吃鸡肠子,母亲说小孩子吃了鸡肠子,连横竖都画不直;我啃鸡头,母亲又说那是敬长老的;我吃鸡冠,“老亲爹”却给了二姐,说姑娘吃了长大后才会绣花;我吃鸡脑髓……无奈之下,母亲只好把她碗里的一块鸡翅分给了我,说我吃了长大以后会远走高飞。拿着那块鸡翅,我一下子就飞奔出家门,满村子边跑边啃……
    ⑥直到我九岁那年,三个哥哥和大姐娶的娶、嫁的嫁。我和母亲与大哥一家,二姐和二哥一家,另立门户分家过日子。分家时,二姐和我都想要那个小花洋碗,两个人争得面红耳赤,最终在母亲的“裁判”下,小花洋碗归我所有。从此,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那个不知多少次被我掉在地上的小花洋碗,搪瓷已经东一块、西一块掉了很多,乌黑的铁皮斑斑点点露了出来,成了我吃饭的专用碗。可小花洋碗再好,吃不饱肚子仍是家常便饭的事。而二姐却比我懂事,二哥家有什么好吃的,总会悄悄留一点儿埋在饭下面,端着离开饭桌,跑到我面前私分一点儿给我尝个味道。
    ⑦就这样,我和二姐母亲菜园里栽种的番茄、辣椒、南瓜、虹豆,朝夕相处,并肩长大。不知不觉二姐就到了女大当嫁的年龄,我十六岁正读初时,二姐出嫁了,第二年,二姐生下孩子,当了妈妈。母亲带着我去二姐家“送祝米”,我忍痛割爱,把那个小花洋碗当礼物送给了二姐,让孩子用它吃饭。
    ⑧令我没有想到的是,我的孩子满月时,二姐来“送祝米”,又把那个多年未见的小花洋碗,用红油漆涂抹过,有些旧,送给了我“掌上明珠”的姑娘。
    ⑨如今,二姐和我都过上了端着“金饭碗、银饭碗”的富足生活,但我们几乎一年半载都难以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吃饭了。
(1)简要说说第③段在全文中的作用。
答:___。
(2)第⑤段中,作者一连用了五个“想”来描绘我上桌后的馋样,这对表现母亲的形象有何作用?
答:___。
(3)第⑥段画线句“我和二姐成了两头分槽的猪崽儿,不再共用那个小花洋碗轮流吃饭了”运用了比喻的修辞,请联系前文赏析这句话的妙处。
答:___。
(4)文题为“一碗情深”,结合全文内容简要说说“一碗”中蕴含哪些“深情”?
答___。
▼优质解答
答案和解析
(1)本题是对段落作用的考查, 要从内容和结构两方面考虑. 内容是一般是对前文内容的总结或补充,或者引起下文.结构上根据位置不同,作用也不同来区分. 思路:这一段写出了…,突出了…,(这是内容)为下文…作铺垫. 段落位置不同,结构作用不同,表述语言有所不同.文章开头:引出下文,为…作铺垫. 营造了…氛围,设置悬念,吸引读者阅读兴趣.文章中间:承上启下.承接上文…,引出下文…,为…作铺垫.第③自然段描述了我与二姐共用一个碗轮流吃饭各不相让的事,自然引起出了我与二姐共用“小花洋碗”吃饭的情节,与下文二姐与我互相爱惜互相赠碗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体现了在艰苦生活环境中姐弟俩手足亲情逐步加深、日渐浓郁的过程.
(2)本题的考点是人物形象描写与分析. 概括人物形象,人物形象是指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而不是指外表特征.解题思路:从具体的写人方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正面、侧面描写;细节描写;对比、衬托手法等)入手,抓住抒情和议论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母亲一一否定了我的想法,既体现了母亲待客诚挚,为人淳;又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爱护,从侧面反映当时生活的困难,凸显了母亲持家的艰难不易.
(3)本题是对句子赏析的考查.句子赏析一般从动词和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解析:指出修辞手法,分析修辞的用法,然后分析表达效果,最后看表达感情.(1)比喻:把…比作…,形象生动的写出了…的特征.(2)拟人:赋予事物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使物人格化,从而达到形象生动 的效果.文中先后两次把我和二姐比作猪崽,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当时艰难环境下孩子们对食物的极度渴望,表现了我与二姐血浓于水的姐弟手足情,表达了我对与二姐分家的无奈、不舍.
(4)本题是对题目作用的考查.题目的作用有:1线索、2双关:象征人物的形象或精神;3作者感情的触发点;4含蓄的或形象的揭示文章中心(要具体写出中心是什么);5概括文章内容;6用修辞,新颖独特,吸引读者.我与二姐一母同胞、共同成长的纯真的姐弟手足亲情;二姐省下食物送给我吃,对我关爱之情;我与二姐互赠对方的孩子小花洋碗,期待姐弟之情得以延续的美好愿望;对母亲艰辛持家,悉心教导孩子要互相体谅、互相爱惜的感恩之情;对过往岁月虽艰辛且时有争吵但亲人间仍能共同生活的怀念之情;对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但亲人间却不能时常团聚的遗憾之情.
答案:
(1)第③自然段描述了我与二姐共用一个碗轮流吃饭各不相让的事(1分),自然引起出了我与二姐共用“小花洋碗”吃饭的情节(1分),与下文二姐与我互相爱惜互相赠碗的情节形成鲜明对比(1分),体现了在艰苦生活环境中姐弟俩手足亲情逐步加深、日渐浓郁的过程(1分).
(2)母亲一一否定了我的想法,既体现了母亲待客诚挚,为人淳朴(1分);又表现了母亲对我的关心与爱护(1分),从侧面反映当时生活的困难,凸显了母亲持家的艰难不易(1分).
(3)文中先后两次把我和二姐比作猪崽,用质朴的语言生动地写出了当时艰难环境下孩子们对食物的极度渴望(1分),表现了我与二姐血浓于水的姐弟手足情(1分),表达了我对与二姐分家的无奈、不舍(1分).
(4)我与二姐一母同胞、共同成长的纯真的姐弟手足亲情;二姐省下食物送给我吃,对我关爱之情;我与二姐互赠对方的孩子小花洋碗,期待姐弟之情得以延续的美好愿望;对母亲艰辛持家,悉心教导孩子要互相体谅、互相爱惜的感恩之情;对过往岁月虽艰辛且时有争吵但亲人间仍能共同生活的怀念之情;对现在生活虽然富裕但亲人间却不能时常团聚的遗憾之情.(任意答出4点得满分)
看了 一碗情深(李光彪)①在那个肠...的网友还看了以下:

某小区有一条人行道,工作人员给这条人行道的一侧安装路灯(两端不安装).开始时每隔4米安装了一盏路灯  2020-04-26 …

下图分别是中山装和列宁装,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西装和旗袍在人们的生活中逐渐消失,男人开始以中山装为主  2020-05-16 …

计算装箱数量某货物出口包装为8台装一个纸箱,纸箱的尺码是54X44X40厘米,纸箱的毛重为每箱53  2020-05-23 …

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关公横刀前进,行至初更以后,约走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金鼓齐鸣  2020-06-09 …

服装店为了招揽顾客,先将服装提价20%,然后挂牌宣传说:"本店为了回收资金,所有服装一律九折优惠。  2020-06-21 …

水果店运来48个柚子,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两个装  2020-07-13 …

有95个面包,如果每2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5个装一袋,能正好装完吗?如果每3个装一袋,能  2020-07-17 …

装饰的两个意思1、维也纳是一座用音乐装饰起来的城市.2、用鲜花做成了一个巨大的音乐符号作为装饰.上  2020-08-03 …

名著阅读(5分)阅读选文,回答问题。关公横刀前进,行至初更以后,约走二十余里,只见山凹处,金鼓齐鸣,  2020-11-13 …

一共70个杯子,每6个装一盒,至少需要多少个盒子?朋友说11个,因为如果余下四个就装一盒不诚信;我说  2020-11-21 …